的哥李文华如今也有意识地绕开文化路,“不能总靠警察管,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他还调侃“郑州终于迎来了公交时代”,社会上一直倡导的公共交通优先在文化路上得到实现,“不过是被逼的,等路修好了,肯定还是小车的天下。”
刘涛就是这短暂出现的“公交一族”,他的单位在文化路上,有车的同事如今多已“响应号召”,以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代步工具。
被改变的生活
中午12点,60岁的环卫工李国顺斜靠在自己的小三轮车上打盹,文化路这段约1公里的路面,他已经打扫11个年头,这几天围挡一占,他清闲了许多。
老李说:“除了慢点,倒是没有以前堵了。”和刘松峰的感受不同,老李看的是流量,“(路上)稀稀拉拉的,都是公交车。”
他更关心的是由此带来工作的变化,“路两边本来各有四个人(负责),现在裁去了一半。”
而在门前没有围挡的商家眼里,这是“拉客”的好时机,19岁的陈晓杰和他的伙伴们全被老板派出来“拉客”,“就在东风路的天桥口等就行。”电子促销员是陈晓杰中专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现在他已经学会把握过路人的心理,“一个眼神就可以看出来他感不感兴趣。”
但除此之外,晓杰和他这群平均年龄18岁的同事们不知还有什么奔头,“路西有围挡路东生意多,抓紧赚点,等这边开始施工就辞职,出去闯闯。”
路西的手机店老板何东看着他们有些气不过,不过他目前只能自我安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过仨月该轮到他们倒霉了,说不定能把这帮小孩拉过来给我干活。”
“只要修好路人好走就行”
公开资料显示,“一五”计划期间,郑州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按照城市规划,这里自北向南辟成新建区,又叫文化区。因这条马路规划有省直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公共体育场馆、影院、书店、医院、中小学、幼儿园等,1956年此路正式命名为文化路。按规格,当时的文化路为郑州建成区内相当宽阔的大马路。
李文翠是河南财经学院的退休教授,这几天,她喜欢拎着小板凳坐在马路边发呆,“这一路上都是回忆。”一天,看到戴着安全帽的闫章刘和刘银龙一个个翻开路边的井盖查看管道走向,老人走上去说:“这井盖有年头了吧,看你们翻得蛮吃力。”
26岁的刘银龙刚到郑州1个月,他还不知道文化路对老郑州人的意义,只是说:“嗯。”62岁的闫章刘则成熟得多,忙补了一句:“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们尽快干。”
李文翠早已适应郑州几十年来修路带来的不便,“路总会坏,建一座城哪能一劳永逸,只要修好路,人好走就行。”
官方提供的数据表明,文化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交通饱和设计年限20年,事实上已经30年没有彻底整修过,当年的大马路已经沦为“拥堵路”。
老人说,她期待文化路“老路换新颜”。
同样期待着的,还有刘松峰、李文华、刘涛等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线索提供:谢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