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路大修开始后,路面挖开,热力管道重新铺设 记者 侯建勋/摄
大量行道树将被移植 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
这个坊间盛传的顺口溜,不但表明了城市发展之快,也凸显了市民对大修大建之影响的无奈。
文化路而今要挖个底儿朝天,供水、供电、燃气、弱电等怎么办,如何赢得市民的理解并减少给市民带来的不便,这直接考验着郑州市政府的执行力。
工程组
政府做后盾协调起来有底气
在河南商报记者连日的走访中,大修文化路几乎是“万众一心”。但是怎么修、怎么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文化路大修项目部工程组副组长刘坤压力很大。
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郑州市规划局综合全市工程建设和交通情况信息后,筹划了全面大修文化路,各种管线统一敷设到位的实施思路。
2013年11月,郑州市发改委下达大修文化路的城建计划后,由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协调,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郑州市交警支队、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郑州供电公司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
刘坤说,他们每天晚上8点,都要和涉及单位开一个沟通协调会,各诉其求,相互通气,“哪里有冲突,我就去出面协调。”如今,为了防止工作冲突,刘坤所在的工程组已经加紧把4个标段的所有线路摸清,把每个单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进度精确到天,“比如1标段的自来水改造,我们预估3天可以完工,那么在此期间我们就安排燃气和热力公司在其他标段施工,而通信、有线电视等弱电管线预埋工程,因埋设最浅,所以将在路基施工之前再进行,这样既能错开时间,又能同步推进。”
刘坤坦称,这次的工程有市政府做后盾,协调起来很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