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首页>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注册登录

京广铁路黄河大桥将弃用 郑焦铁路黄河大桥5月启用

2014-04-30 07:35:55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字号  

  溯源|旧黄河大桥可追溯到清末

  1906年4月通车,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结构铁路大桥

  都说郑州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这种地位的获得是历史不经意地往郑州拐了一个弯,清末时一座铁路桥,奠定了郑州后来作为全国铁路枢纽的地位。

  1889年,张之洞上奏清政府,建议修筑自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建成后改名为京汉铁路)以贯通南北。当时修建卢汉铁路最大的困难是通过黄河天堑,由于黄河流宽水急,因而建造跨越黄河的铁路桥梁,成为关键性重要工程。“在勘探设计过程中,起初选择有四个点,”赵声芳说,最后选择郑州,时称郑县,选择于此的好处是,郑州黄河两边地势平坦,地处邙山尾,土质坚硬、河床较窄、河道稳定、费用较低。

  1903年8月,大桥正式动工兴建,1906年4月通车。该桥长3015米,102孔,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结构铁路大桥。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大桥。该桥是中国铁路大桥之母、建国前中国最长的钢结构铁路大桥,位列郑州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然而,1958年7月,黄河中下游出现特大洪峰,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不堪冲击,遭受重创。黄河铁路桥被冲断几孔,导致京广线断线。经过半个多月的抢修,京广线终于抢通。不过,后来经检测,它已不再适合通行火车,并改造为单行道公路桥。1987年7月,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变迁|新黄河大桥从设计到建造经历一波三折

  为双线铁路桥,位于旧桥下游,1960年4月20日通车

  将要废弃的这座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从设计到建造可谓一波三折。

  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修建投入使用后,由于比利时建造的桥墩是扎在淤泥里,而非岩石层,导致桥梁不够稳固。所以,1919年,北洋政府计划在下游再修建一座黄河铁路桥,比利时再次中标,无奈后来北洋政府倒台,建桥之事不了了之。

  赵声芳向记者介绍说,1929年,时任中华民国铁道部部长的孙科,请美国桥梁专家设计黄河铁路桥,试验桩打到20米后,桩断而罢。1946年,国民政府再次与美国摩礼逊公司签订修建该黄河铁路大桥的合同,后由于内战而搁置。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2月,该黄河铁路大桥的建造再次被提上日程,并开始设计;1957年,被纳入“二五”计划,并付诸实施。该桥为双线铁路桥,位于旧桥下游约400米处,1960年4月20日竣工通车。据郑州铁路局桥工段的李中华介绍,该桥全长2889.8米,共71跨。由于当时的建桥技术和地理条件限制,大桥桥墩入土深度只有30米,基础较浅。“截至去年,我们已连续23年抛石护桥墩。”李中华说。

编辑:岳文帅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