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产业集聚区位于荥阳市规划区东南部,东起西南绕城高速,南至郑西高铁,西至广武南路、荥泽大道,北至310国道、康泰路,规划面积15.84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为4.35平方公里,发展区6.87平方公里,控制区4.6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现代装备制造业。
截至去年底,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已建成面积6.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初步形成以少林汽车、郑煤机、三和水工、一帆机械、长城机械、中联收获机械等企业为龙头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13年,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20亿元,税收完成33481.85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50.26亿元,从业人员3.1万人,引进市外资金25亿元。尤其是近两年,荥阳产业集聚区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工业项目不断推进,集群效应不断增强。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来,先后入驻主导产业项目58个,已形成三大产业集群:一是形成以郑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集设计研发—铸件生产—零部件配套—总机生产完整产业链条的矿山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二是托投中国(郑州)国际工程机械产业园和合肥中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部基地建设项目,形成集整车销售—零部件生产—再制造—二手机交易—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国际化、一站式总部采购基地和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三是以少林汽车2万台客车产能提升、新能源客车技改、纯电动汽车新产品研发、中联收获5000台玉米收获机械产能提升等项目建设,形成集聚区覆盖客车、新能源乘用车、特种车为一体的整车发展格局和集汽车研发—零部件生产配套—整车生产—汽车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提升发展环境。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来,共投入近16亿元用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荥阳坛山热力集中供热项目、日处理能力2万吨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100千伏的嵩山变电站、京襄城变电站项目、豫龙水厂集中供水项目、集聚区内主干道和供排水、供暖、通信、弱电等工程管沟建设项目。在不断完善集聚区硬件配套服务基础上,相继建立完善了行政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援助、投融资服务、企业信贷担保服务、土地整理和企业财会服务等支撑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并以企业为主导,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和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6个,为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成长服务。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储备不断拓展。集聚区以“突出主导,招大引强”为目标,重点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中的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配套项目,确定“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招商区域,变四面出击为精准定位、定向突破,全面提升招商的针对性、精确性。先后签约南方青岛四方机车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项目、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项目、上海世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郑州山川润德信重工有限公司项目、浙江凯尔达智能型自动焊接与切割设备、河南泉舜流体智能控制等项目42个,总投资320多亿元。尤其近两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三力型”(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和国内外资源整合力)项目不断增多,这些项目在增加集聚区发展后劲的同时,对集聚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年的发展,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在机制体制创新上成效明显。积极破解瓶颈制约,释放发展活力。搭建融资平台有效解决了集聚区建设资金瓶颈问题。盘活土地存量,低效土地高效利用,为项目建设提供土地支撑。同时,抓大不放小,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创优服务环境,对重大项目实行一站式办理,进一步提升了集聚区服务功能。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史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