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清明节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新华网乌鲁木齐4月5日电(记者符晓波)清明时节,作为我国传统习俗,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已故亲人。时至今日,虽各地祭祀方式略有不同,但挂烧纸钱仍是共通:各式“精美”的纸质祭品在火焰中化为灰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彻云霄,焚烧产生的烟雾、爆竹激起的尘土,让清明节着实不怎么“清明”。
每年清明时节,虽消防部门不断发布安全预警提示,但火灾频发的现实仍未改变。3日,济南市中区大庙屯村附近的一座公墓,就因为上坟烧纸引发一场大火。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火苗借着大风在坟头墓碑间东窜西跑,所到之处只留下一片草灰。
除了安全隐患,祭扫焚烧更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雾霾盘踞我国多地,居高不下的PM2.5引起大众对于空气质量的普遍担忧,禁止鞭炮燃放和焚烧的倡议也屡屡见诸报端。虽然管理部门未对烧纸钱和放鞭炮等扫墓方式明令禁止,但还是建议使用更加环保和健康的方式来代替。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开始推广“无火扫墓、鲜花祭奠”,一些无法回家扫墓的网民则创新在网上设立灵堂,在线点香、寄托哀思。但不可否认的是,陵园中“烟雾弥漫”“炮声阵阵”仍是常态,新观念、新形式的接受远没有想象中乐观。
受访的许多扫墓者表示,虽然知道新型的扫墓方式更环保,但受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总认为这样做不够虔诚;更有人表示,鲜花祭扫文明而且美观,但和纸质祭祀品相比,高昂的价格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扫墓祭拜,表达孝道,寄托哀思,无需拘泥于形式。我们总在呼吁创建更健康的环境,不断抱怨挥之不散的雾霾,何不从我做起,在扫墓的过程中尽微薄之力,为环境增添一份“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