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注册登录

娃娃生病家长当"良医"? 聚焦小药丸的隐忧经验是否万能

2014-03-29 08:09:40来源:新华教育
字号  

聚焦儿童用药困局 难题谁来解?

《2013年中国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显示,最常见的用药误区包括:1.担心副作用,症状消失就停药;2.根据经验给小孩用药;3.用药剂量不按医嘱;4.将药溶于食物后给小孩服用;5.用药不见效,会自己加大剂量;6.中午忘吃药,晚上会加倍用药等。而在这6种不科学用药行为中,无一犯错的家长占比只有18%。错误用药对儿童的伤害是巨大的。据了解,美国每年有150万人因用药错误损害健康,甚至有10万人因此死亡。在中国这些数字会更高。这些用药错误主要集中在儿童身上,而且发生在儿童身上的损害也更严重。

上述调查报告显示,儿童用药还面临一个异常严峻的现状:品种稀少。我国约有4亿名儿童,儿童患病率达12%左右,可是儿童专用药却极其缺乏,表现在药品品种少、剂量规格少、剂型少3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批文仅3000多条,涉及品种400多个。我曾走访过广州多家药店,发现儿童用药品种单一、类型不全。药品种类多集中在治疗感冒、咳嗽、清热一类的药品上,其他药品很少。

事实上,和家长存在用药误区相比,儿童用药品种奇缺也存在巨大隐患。儿童用药的缺乏意味着儿童用药没有确切的安全标准,有些剂量是将成人药剂根据体重换算之后得出的。而一些药品说明书中的“酌减”、“遵医嘱”等,都没有明确标准。这就导致儿童吃药的剂量不易被掌握,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数据显示,2011年我们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共收到97669份0-14岁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和事件报告,占所有报告数的11.5%。而《2013年中国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则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分别为成人的2倍和4倍。

儿童专用药品如此缺乏,发展儿童药品市场本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只有10余家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产品中涵盖儿童用药的企业也只有30余家。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儿童临床试验的复杂程序和风险远高于成人临床试验。同时,很多儿童药物的季节性较强,生产成本高,利润低,导致很多企业研发生产积极性不足,不愿意投入财力或精力专注于儿童用药研发。

面对儿童药品的缺乏,如何快速发展儿童药品市场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应建立鼓励儿童用药研究开发、生产的配套政策,如设立专项儿童用药研究基金,为儿童药研究开发、审评审批提供技术指导,设立市场独占期或延长期,同时,对儿童药生产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产业扶持政策,增强企业研发生产儿童药物的动力。

编辑:徐珂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