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昕:忠孝两全好军官
郑州警备区政治部干事马昕,积极乐观、勤奋敬业,把工作当爱好、把加班当娱乐,每天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因成绩突出,先后1次荣立二等功,6次荣立三等功,31次受到总部和军区表彰。
马昕全家有32口人,4人参军,四世同堂,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十分注重孝老爱亲和家庭质量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将正能量向社会广泛传递。所在家庭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和谐家庭”、河南省“和睦家庭”示范户和“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孝星”、“十佳家长”。
马昕常说,部队工作忙不是忘记关心老人的理由,孝敬父母要从现在、从日常做起,不能等到他们卧病的时候才想起到床前端杯水、喂口饭,更不能等到老人去世后才去坟前烧几片纸钱来表达自己“子欲孝而亲不待”的内疚。
从军校毕业至今,马昕每月都将多半工资贴补家用。逢年过节还会多寄些钱回去,让父母给村里的孤寡老人买些礼物,遇有亲邻发生重大变故求助时,他还常向战友借钱接济大家度过难关。当兵20多年,从手写汇款到电子汇兑,他留下了130多张汇款单存根,无偿援助亲邻和资助贫困学生累计达23万多元。父母也常因有这样的好儿子被大家夸赞而感到特别开心、幸福。
为让年近古稀的父母安享晚年,将因偏瘫长年卧病在床的奶奶送终后,马昕将二老从乡下接到郑州与自己一起居住,并专门收拾出一间卧室,贴上温馨的壁纸,装上冷暖变频空调,买了实木大床和崭新的床单被褥,床头对面还挂个32寸高清彩电……生活上更是体贴入微,定期为他们体检,发现疾病随时治疗;变着花样调理伙食,力争餐餐味美可口;每天早起带他们到公园晨练,听健康知识讲座,和大家一起互动游戏;利用节假日去知名景区散心游玩,很快让他们由开始不适应城市生活,转变为愉快地享受各种便利条件带来的幸福。
马昕认为,只有帮助兄弟姐妹共同发展,让全体成员一起进步提升,才能让父母真正放心地安享晚年,也会让和谐家庭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以往,马昕给父母寄的钱他们常舍不得花自己身上,节省下来接济条件相对差一点的子女。将父母接到郑州后,马昕在做通二老思想工作的同时,与兄弟姐妹共同商量,孝敬父母大家都要尽一份心,并约定春节、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6个小家各给父母1000元零花钱,这18000元供二老日常买些零食和喜欢的小东西,如遇他们生病住院等重大开支,6家再协商共同承担。同时,教育正在创业的小辈们,以伸手向父母要钱为耻辱,以独立挣钱孝敬老人为光荣。在这种理念倡导下,每逢老人生日或重大节日,他们总会收到小辈们的红包和各种礼物,这让老人感到特别踏实和幸福。有时,老人也会即兴拿出一些钱,现场奖励学习和工作突出的孙辈们,一大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马昕不断探索创新家庭管理模式,利用在部队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把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孩子们组成的30多口人的大家庭当成一个“连队”来建设,自己主动担起了“连长兼指导员”,家庭成员中几个积极进取、能力相对突出的孩子当“排长”,遇有重大问题一起协商,形成方案后分工负责抓好落实。
每年春节,大家庭开一次全体会议,每人都要在会上总结一年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并宣读下年度的年计划、季计划和月计划,以便大家相互监督、帮助实现。逢有家庭成员过生日时,马昕就订个漂亮的蛋糕,并召集大家上门祝贺,在表达亲情的同时,组织大家轮流谈一谈近期学习工作情况,好的经验相互分享,存在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为让每个成员更进一步体会到自身对大家庭的贡献,以及团结互助的强大力量,2009年初,马昕建议兄弟姐妹们先后将房子买或租住在一个小区内,并在大家庭内部设立了“和谐家庭爱心基金”,不分男女老幼,逢年过节聚会时将零花钱存入基金账户,自觉自愿、多少不限,并公布以往每个人捐款的次数和总量,让数量多的人产生较强的荣誉感而更加努力工作、发展事业,让那些工作懈怠、入不敷出、无法捐款的人产生压力、并变成工作的动力迎头赶上。大家庭中的6个小家庭,每家选出一个代表参与基金的管理,如有人提出使用方案,经认真讨论三分之二通过方可执行。日常,不定期举办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象棋、围棋、跳棋和五笔打字等简单易行的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拿出一定奖金来提高大家锻炼和学习的积极性。半年、年终时,对家庭成员中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和工作成绩突出的创业青年进行适当奖励,增加他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动力。
基金积累到一定数额后,既可组织全家外出旅游,又能成为家庭重大变故或创业发展的资金储备。马昕的外甥女杨洁是下一代中年龄最大的,婚后与老公赵明阳一起创业时,因手头资金短缺,向全家申请暂借“爱心基金”,经充分讨论后认为他们所选项目可行,便及时提供援助,并限定归还日期。经过近两年的打拼,夫妻二人不仅提前还款,而且还买了运输车辆用于扩大生产,效益飞速提升。去年春节时,这对年仅28岁的小夫妻还在郑州黄金地段购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
通过马昕几年来的用心协调和管理,以往在自己父母面前娇生惯养、不求上进的孩子,在大家庭中找到了压力和追赶的目标,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马昕大姐的女儿陈凌、二姐的儿子杨威、哥哥的儿子马涛,中学时均不爱学习,而且还时常逃课进网吧、酒吧,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参与打架斗殴,青春期强烈的叛逆心理让父母拿他们没办法。
马昕把哥姐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疼爱,一方面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帮助他们,一方面又选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培养他们。他先后动员杨威、马涛参军入伍,手把手进行帮带,通过严格要求、不断磨砺,两个人均在第一年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二年当班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威当兵2年退伍后,因素质全面过硬,被上海一家中外合资的知名认证机构聘用,第一年成为全公司数一数二的业务骨干,第二年到深圳创办华南分公司成为业内最年轻的总经理。当时年仅22岁的他从几十平方米办公室、三五个业务员做起,年底就发展到500多平方米办公室、200多名员工,业务量已与总公司持平。因发展迅速,23岁时杨威就在郑州给自己的父母买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商品住房。马涛现仍在部队服役,通过努力成为多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而且刻苦钻研新闻报道业务,文字、摄影、摄像样样精通,当兵5年发表各类稿件1000多篇,因成绩突出1次荣立二等功、3次荣立三等功。
陈凌因高考成绩欠佳,只能报考普通大专院校。马昕让她填报完志愿后出去打临工,并在暑假内亲自带她进行了一次40公里的长途拉练,以此磨练她的意志,帮她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让她每期的学费向父母打借条,保证毕业5年内还给家人,上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全部自理,并以洪战辉的事迹来激励她挑战自我。开学后,因没有生活来源,马昕鼓励陈凌白天三餐在学校食堂打工,晚上在校园摆地摊,节假周末出去发广告、搞家教。通过几年摔打,陈凌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东方今报》组织的“十元·力量”挑战赛中(只带10元钱,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存一星期,并挣够返程的车费),击败300多个竞争对手一举成功。等别的同学拿到毕业证书才开始找工作时,她因上大学时就进入到就业状态,实习完毕已成为一家知名企业的项目主管。
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努力,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大家才会更温暖,生活才会更美好,社会才会更和谐。马昕带领家庭全体成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在用实际行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一份力量、奉献一份爱心。马昕本人作为郑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在培育好本家族孩子的同时,还利用自身特长,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应邀深入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大中小学进行宣讲,积极向更大范围传递正能量,累计听众达20000余人次,并多次利用暑期组织大中学生进行“自我挑战杯”连续40公里的长途拉练,经过不断培养转化,使数名不良少年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多个面临瓦解的家庭过上了和谐幸福的生活,马昕的无私大爱和善义之举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问题少年陈耀辉,初中时成绩平平、毕业前又因与人打群架被学校处理,经过马昕耐心输导并协调学校、家长多方转化后,浪子回头、勤奋苦读,高一时期末考试成绩就已名列全校第二。在拿到知名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握着马昕的手热泪盈眶:“没有您我可能已走上犯罪的道路,您是我最好的导师,是我要感激一生的大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