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失明的她靠卖鞋垫为儿子治病。
张秀菊把刚收的20块钱展开,凑到眼前,仔细确认了一下,又从钱包里掏出一沓黑黢黢的钞票,再次凑到眼前,拣出一张10块和一张5块找给对方。这是记者昨天在郑棉三厂门口看到的一幕。提起这位卖鞋垫的老太太,厂里很多人都知道她眼神不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老太太与肾衰儿子的故事。郑州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实习生 赵龙翱 文/图
眼睛不好
她不敢收百元大钞
张秀菊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视力仅为0.03。
每天早上,她把堆了半屋子的鞋垫一捆一捆地搬到楼栋口的三轮车上。
张秀菊的摊位在三厂门口,离家500米,因为看不清路,三轮车在有些坑洼的路上不停晃动,鞋垫上放着的小马扎不时掉落。
来到摊位,她把鞋垫依次摆开,每组鞋垫上都有一张写着鞋码的纸片。
因为眼睛不好,她只能靠颜色和大小分辨钱上的数额。
“这些年我卖鞋垫都不敢收五十和一百的,怕有假钱。”张秀菊说。
儿子肾衰竭,她摆摊勉强支撑
说起摆摊,张秀菊有些哽咽。
她的儿子朱洪涛年轻时外号叫“小胖子”,当时有130多斤重。
2000年后,朱洪涛开始出现乏力体虚的情况,连上楼都力不从心,身体也逐渐消瘦。
2005年8月,体检之后,朱洪涛查出患有重度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
“我没有工作,全家人都指望着老伴的退休金,儿子患病又需要钱,我只能去摆摊了。”张秀菊说,那时儿子虽能陪她一起摆摊,但病情不断恶化。
去年3月4日,朱洪涛开始出现浮肿,检查后得知,糖尿病已经发展成了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住院8个月,花去了9万多元。由于视障,张秀菊没法做饭,照顾儿子的工作便由老伴负责。摆摊的活便只能由她一人完成。
市中医院的病床上,朱洪涛有些虚弱。谈起病情,34岁的他流下了眼泪。
“我现在只希望尽快恢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家里尽些义务。”
举债3万,家中电器只剩一台冰箱
张秀菊的家在三厂家属区,这个一室一厅的小屋,由于没有抽油烟机,窗户被沾着灰尘的油渍糊着,只有一扇透光。家里唯一的电器——一台冰箱,还是姐姐送的,为了冷藏胰岛素。
为了省电,张秀菊很少开灯。每天早上,她打着手电,给当日要卖的鞋垫标号,脸几乎要贴在纸上。
时近中午,她的老伴给儿子做午饭——一盘清炒的豆芽和一碗米饭。
家里仅存的肉是过年时朱洪涛的同学送来的,70块钱的肉到现在都没舍得吃完。
“年前他们知道儿子的病,送了1000块钱。”张秀菊说,全家目前唯一的收入是老伴每月2700元的退休金和她出去摆摊挣得千八百块钱,儿子每周透析两次,一次要370元,加上药物和伙食,每个月要花上4000多元。目前,已欠下3万元外债。
“儿子的病哪天说不行就不行了,我现在也不指望他能帮家里分担多少,我自己苦点累点,能撑一天是一天吧。”张秀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