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遭遇“纠心”事
找晚报说说
三种方式联系我们:
方式一:拨打本报3·15理财投诉专线67655763、67655029。
方式二:发送电子邮件至zzwbjr@163.com,请写明投诉情况,并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方式三:关注本报微信平台“ZZWBTOPlicai”,说说您的理财“纠心”事。
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很多理财经理都会强调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5%、6%等,这些数字看似诱人,岂知“预期收益率”的背后也暗藏玄机。“实际收益怎么和承诺收益不一样呢?”上周三,本报3·15报道了张女士的理财纠心事后,家住西郊的王大爷也给我们诉说了他在理财中的“遭遇”。 郑州晚报记者 吴幸歌
案例回放 实际收益和承诺收益不一样
去年5月份,王大爷到家门口的一家银行去存钱。一位工作人员“建议”他把闲钱买成理财产品,收益率约4%,比存银行划算。并表示过往的产品都达到了这个收益率,有的还要高。
王大爷听了很心动,就把手头的5万元全买成该产品。不料,去年11月,产品到期后,银行告诉他,这款产品实际收益率不到2%,并没有达到约定收益率。
“实际收益怎么和承诺收益不一样呢?”王大爷很是不解,于是找理财经理讨说法,对方却告诉他,当时说的4%的收益率,指的是“预期收益率”,并不是指实际收益率。
“算了,谁让咱们不懂呢。”对于自己的遭遇,王大爷很是气愤,他想借机提醒更多年轻人,购买理财产品时搞清了概念再下手。
专家解析 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连日来,本报接到多起有关理财产品的投诉,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银行的承诺收益和实际收益不符方面。不少投资者甚至质疑,“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银行承诺的收益率,通常指的是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是银行按照其投资标的以及历史投资收益数据预期理财产品能实现的年化收益率。实际收益率,是理财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可以获得的实际收益率。
目前,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最终都能达到预期收益率,但不排除达不到预期收益率的情况。很多投资者由于对理财产品不了解,很容易把预期收益当作实际收益,以至于理财产品到期后对实际收益不满意。
此外,部分银行为了销售顺畅,在给投资者推荐理财产品时,故意强调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忽略产品存在的风险,也是造成很多投资者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特别提醒 别被理财产品高收益迷惑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1月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3799款。其中,保证收益型439款,保本浮动收益型684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2676款。从到期收益率表现来看,2107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13款没有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有关专家预测,没有公布到期收益率的很有可能是没有实现预期收益率的。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认真看清产品的风险评级和资金投向,选择适合自己承受能力的产品,切勿被高收益迷惑。
此外,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且认真对待每一张银行要求签字的单据。在阅读产品说明书时,投资者不妨先看后面再看前面,由后及前、由浅及深、由小及大,一般而言,风险提示大多出现在说明书的末尾,商家为了避免某些内容被过分关注,会将相关的内容用浅色字故意淡化。
另外,大多数时候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亏损则会被藏在字体相对较小的说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