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政协报告首添“履职”新篇

2014-03-04 08:50:1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题:政协报告首添“履职”新篇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话不讲不透,理不辩不明。3日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新增一章,专讲人民政协的“话语权”。重申“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新提出三个“最大”,即“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

这是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后,首次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突破延续多年的“回顾”与“前瞻”两部式结构,新增第三部分,谈“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报告全文9000余字,该部分2000余字。“协商”与“民主”为高频词,其中“民主”出现12次。

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政协报告新增章节也开宗明义提出“着力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强调进一步改进履职方式、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努力发挥更大作用。

有海外媒体曾称政协委员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花瓶”,也有政协委员谈建言时说,“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随着中国协商民主的逐年进步,上述说法已在民众视听中渐行渐远。

但仅把“政协委员”当作一个荣誉的“名片儿委员”、“头衔委员”现象依然存在。日前黄峰平、杨刚、李崇禧、刘迎霞四人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俞正声曾指出,这些人的问题虽然大多与政协工作无关,但对政协形象损害很大。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不能只要荣誉和光环,不讲责任和奉献。

人民政协如何履职?话语权“根”在何处?怎样促使和保障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报告新增章节详细解答,文风平易。

“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报告谈到政协要紧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时强调,坚持求同存异、民主协商,坦率务实地交换意见,真诚相待、肝胆相照,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倾向。

同时提出三个“最大”: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这似乎可看为履职总目标。

随后报告所提出的,似为实现总目标之途径: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需要更多更好地搭建平台,拓展民主形式,增加协商密度,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

报告强调“平台很必要,宽松和谐的环境更重要”,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

人民政协拥有的重要话语权和广泛影响力来自哪里?报告认为,其很大程度上靠所提意见、建议的质量和可行性,靠对复杂问题的正确见解和工作的预见性。因而报告指出,政协的各种履职活动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不求题目大,求切中要害”。

报告讲到议政建言要在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努力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使提出的对策建议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具有可操作性。

上述之目标、方法如何保障实现?报告最后强调要有“必要的制度保证”,通过制度实现规范化程序化,“使各项工作保持经常性和有效性,避免随意性和流于形式”。

“增强履职实效”、“促进协商成果转化应用”、“使对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该章节多处强调,凸显实干之意。

“报告新增章节把委员的履职意识提高到承担国家命运的高度。”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如是认为。这位曾与农民工共啃馒头、同睡桥洞,写出相关提案的委员表示,从政协委员个人履职讲,要接地气才有底气,深入生活调查才能写出好提案。提案办理和回复牵一发动全身,敷衍做提案,实际上是制造了一个麻烦。(完)

[作者:  编辑:徐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