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两会观点

2014-03-04 03:26:09 来源: 郑州日报
字号  

    一二线热三四线冷

    房价未来涨还是跌?

    ——代表委员聚焦楼市矛盾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进的全国楼市突然出现“分水岭”,一线房价高烧不退与三四线房价松动分化加剧、土地市场火爆不减与楼市疲态渐显并存。有关房价下一步走势的争议,从未像现在这样激烈。在楼市信号如此错综复杂的表象中,房价下一步走势如何?“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两会代表委员和知名学者。

    一二线热三四线冷,分化是否将加剧?

    【数据】岁末年初,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的多个三四线城市楼市交易疲软,个别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斩”,但一线楼市却“高烧不退”。1月份,北京大望京村的绿地中心项目住宅均价超过9万元。

    【解析】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认为,一线楼市高歌猛进,三四线城市却新盘滞销。“一些地方拆迁腾出的地都够开发一二十年了,挤进来的开发商多达几百家,这不是过头了吗?”

    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资源和人口大量由边缘向中心城市集中,需求和购买力也都从三四线向一二线汇集,随着三四线城市建设过程中“摊大饼”的弊端显现,楼市便越来越呈现明显的分化。

    房价冷地价热,涨势是否在后面?

    【数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增幅收窄,环比上涨的城市减少,下降的城市增加。与之相比,土地市场却一片火热,京沪深穗四城土地成交均价环比涨125%,创历史单月新高。土地市场炙手可热,是否意味着新一波涨价潮来临?

    【解析】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房价与地价并不是“鸡生蛋、蛋生鸡”如何排列先后顺序的问题。从地价到楼价中间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因此未来走势不能直接判定会大涨。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土地成本过高直接导致了房价高企,根本原因在于有难以撼动的阻力。“首先来自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冲动,其次源于房地产商的利润压力。很多人寄望改革土地制度撼动房价,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受到利益束缚。”

    市场“焦灼”政策“淡定”,如何避免误伤刚需?

    【数据】“国五条”地方细则去年3月出台以来,除北京市以外,有关二手房交易个税按个人所得的20%征收政策,在许多地方并没有明确实施时间。我国楼市调控走过了10年,但房价却经历了上涨最快的10年。

    【解析】“房价靠政策是管不住的,单纯的遏制需求解决不了供需矛盾,有效地增加市场供应才是稳定市场的基本方向。”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说。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中央有关部门一直强调坚持调控,因此两会后政策大变样的可能性不大。加强政府分类指导、落实保障房工作、依靠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进行调整是大方向。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