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别让车窗垃圾影响城市文明

2014-01-02 00:47:26 来源: 郑州日报
字号  

制图

制图 柴莹莹

    本报记者 王 娟 刘伟平

    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多,“车窗垃圾”现象开始频繁出现。一个刚喝完的矿泉水瓶、一张用过的纸巾……它不仅影响路面卫生,增加环卫工人工作量,给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隐患,也考量着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为什么此类现象屡禁不止?我市有没有相关处罚标准?记者日前走近交巡警部门、环卫工人和部分市民,听听他们的说法。

    记者探访:隔窗抛物时有发生

    上午9时30分,在建设路与嵩山路交叉口附近,呼啸而过的车辆络绎不绝。“啪”,一个豆浆杯从一辆银色轿车的车窗抛向地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女乘客擦完嘴后又把一张卫生纸扔到车外才把车窗关上。

    在伊河路与兴华街交叉口附近,一名男司机摇下车窗,往外扔了个矿泉水瓶并吐了口痰。

    临近中午,淮河路某小学门口,开车来接孩子的家长手里夹着一根即将燃尽的香烟,胳膊搭在车窗外,随后将烟头扔掉……

    “我开车时,经常看到有人从车窗往外扔垃圾,有烟头、矿泉水瓶,还有果核。”市民周女士说,不光在市区,在高速公路,她也不止一次看见有人往车外扔饮料瓶,看得人心惊胆战。“这样非常危险,特别是质地坚硬的物品,万一砸到其他车辆或行人后果很严重,很可能造成车祸。”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隔窗抛物现象或发生在汽车疾驰时,或发生在等候红绿灯中,屡见不鲜。

    环卫工人:穿行车道捡垃圾

    2013年3月1日,中州大道北环南一公里处,一名环卫工人在捡垃圾时被一辆绿色箱式货车撞倒在地,不治身亡。

    2013年11月16日,61岁的环卫工人崔云妞为了捡快车道上的垃圾被撞成重伤……

    这一系列沉重的事例,无不在发出警示:随意抛洒车窗垃圾不仅使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倍增,甚至可能成为“伤人利器”。

    “环卫工人每天清扫的垃圾中车窗垃圾就占到了40%。”金水区保洁三公司经理刘震说,虽然公司反复提醒环卫工们安全第一,但他们一旦看到有人随手丢垃圾,还会趁着等红灯的空隙穿行过去捡。

    “我负责的路段每天都要清扫出4车的垃圾,其中有1车就是车窗垃圾。” 正在农业路清扫垃圾的54岁环卫工人夏国云说,车窗垃圾主要存在于快车道和路口处,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在车主等红灯期间更易发生,而为了保证工作质量,他不得不一次次穿梭在马路中间。

    孙休霞负责的是金水路部分路段的卫生,她说,环卫工大多是50、60人员,反应能力比不上年轻人,每次捡垃圾的时候看着身边车来车往,也挺害怕的。在走访中,不少环卫工人表示,他们一天要工作8个小时,但经常为了清扫路面丢弃的垃圾加班,即便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也只能上前劝导和提醒,十分无奈,非常想呼吁大家自觉一点,文明出行,尊重他们的劳动。

    交巡警:驾驶人抛物罚100元

    对随车抛洒废物的现象能否进行处罚?据交警部门介绍,按照《河南省道路安全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向道路上抛洒物品的处100元罚款;第五十条规定,乘车人向车外抛洒物品的,处20元罚款。

    虽然有明文规定,可我市却鲜见处罚。在走访中,记者随机询问了20位机动车驾驶员,其中有17位均表示曾在行车过程中向车外抛洒过杂物,有15位表示对相关处罚规定不太了解,但他们大部分都承认是不文明行为,并表示以后会注意自己的言行。

    交巡警一大队副大队长乔宏雁告诉记者,由于往车外扔垃圾是一个瞬间动作,执勤交警很难发现,再加上警力不足,处罚取证存在困难。而在国内其他部分城市,早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严查重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市也将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利用360度高清摄像头,对机动车行车过程中从车内丢弃垃圾杂物的行为进行抓拍处罚。

    “重罚只是一种治标办法,不是最终目的,只有提高了市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习惯,城市才会形成文明。”乔宏雁说,希望广大司机和乘车人自觉遵守马路文明,让环卫工人减轻一份工作量。

    网友观点: 扔垃圾扔掉了文明

    @小蚊子: 随意扔车窗垃圾是个人不良习惯,也容易造成一定的行车安全隐患,扔掉的是城市文明,考验的是市民素质。城市是我家,干净整洁靠大家。

    @山清水秀:在日常行车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人往车窗外随意乱扔果皮、烟头等垃圾,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在旁边按喇叭,希望车主能在车内自备一个垃圾袋,注意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小雨:建议可以发起环卫工人和市民的“随手拍”活动,发现有人向车窗外乱丢垃圾,可以用手机拍照取证,然后在网上发送给相关执法部门,甚至可以把违法记录带入车辆年审中,加大对乱扔垃圾的震慑力度。

    @王宇坤:勿以善小而不为,请大家将垃圾止步于车窗,从自身做起,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树立公德意识,文明出行,别让“车窗垃圾”再给城市环境和他人安全“添堵”。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