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绘就推进新型城镇化路线图
2014年成都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进一步肩负起全省“首位城市”发展责任。12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确立明年经济工作主基调,绘就推进新型城镇化路线图。
2014年是成都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攻坚之年。
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掌握好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努力释放有效需求,确保经济增长“换档”而不“失速”;坚持三产联动、创新驱动、政策推动相结合,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打造成都经济升级版;坚持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具承载能力、带动效应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群;抓紧启动和推进新一轮改革,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产业领域和市域空间的全面开放;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民生工作。
会议披露新一轮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将构建1个特大中心城市+ 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的城镇骨架,并着力打造169个特色镇和约2800个农村新型社区。1个特大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构成,7个卫星城指龙泉驿、温江、新(都)青(白江)、郫县、双流、新津、都江堰,6个区域中心城包括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蒲江,10个小城市是西河、新繁、安德、黄龙溪、淮口、街子、濛阳、寿安(蒲江)、羊安、安仁。
成都力争建内陆自贸区
明年,成都积极创新探索对外贸易合作模式,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成都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区,并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和亚欧货物转运中心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成都高新区已将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相继提交到成都市和四川省的相关部门。目前,成都方面已对接国家商务部国际司,一套详细的自贸区申报材料正在加紧准备中。
成都高新区相关人士认为,凭借“地缘牌”、“东盟牌”、“欧洲牌”、“航空牌”和“科技金融牌”,成都高新区将力争成为继上海后中西部第一家自贸区。
7个卫星城推出15分钟公共服务圈
分别是双流、温江、新(都)青(白江)、龙泉驿、郫县、新津、都江堰
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现代化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建设,推动龙泉驿、双流等7个卫星城加快建成大城市,金堂等6个区域中心城加快建成中等城市。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介绍,目前,成都市已经确定了双流、温江、新(都)青(白江)、龙泉驿、郫县、新津、都江堰作为卫星城规划建设。
卫星城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分担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和中心城市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大都市城市群。
据介绍,卫星城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以大城市的规模和标准规划建设。在配套服务标准和基础设施设置上,以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推进市级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向卫星城延伸,逐步实现卫星城和中心城区市级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15分钟城市公服圈。
卫星城将形成组团式城市群形态,以龙泉为例,现状是由经开区、龙泉城区、西河镇、洛带镇构成,下一步通过规划整合为组合型城市群形态的卫星城。
此外,卫星城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同时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特征,依托公交枢纽形成大型城市综合体,形成多中心空间形态。通过“两高两快两轨”和中心城区形成快速联系。
作为七大卫星城建设之一,郫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成都西门口卫星城,郫县已经编制了一年出形象,三年出成效,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规划,将重点在基础设施、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全面发力,到2018年,20公里城市中轴形态基本展现,形成以犀浦、郫筒为核心的两个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基本设施显著改善,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四态合一”的现代化城市初具雏形。
6个区域中心城人口规模均超20万人
分别是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蒲江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城镇发展研究室副主任欧阳慧表示,选择承载力强的地方推进人口和经济的空间集中化布局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建议把城市群之外的大多数地级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些城市数量少的地区,应将区位条件好、腹地比较大的县级市培育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川内多地正在布局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
成都市重点打造的区域中心城,包括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蒲江6个地方。根据规划,6地将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和标准来规划,人口规模在20万到50万。交通上将形成一高一快一轨和中心城区相连。
根据成都地铁公司总工程师于波透露的消息,三圈层已纳入地铁规划,最快2016年启动。届时,大量的三圈层城市,如大邑、蒲江、青白江、新都、金堂、邛崃等将纳入地铁线网建设可选项目当中。
这些地方距离主城区较远,部分距离超过了50公里。地铁快线或准快线,时速10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将延伸到这些地方。
10个小城市每城10万到20万人
分别是西河、新繁、安德、黄龙溪、淮口、街子、濛阳、寿安(蒲江)、羊安、安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对此,专家指出,在我国,中心城市,包括地级市以下的小城镇,积聚了大量人口,但在公共政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城镇化发展要抓好我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既要抓好原有中小城市,也要培育新的中小城市。
目前,成都市约有169个小城镇。考虑到做大做强小城镇,承担起就地城镇化的功能,成都市城镇化格局规划中,提出要选择拥有成熟产业基础的小城市,建设成一批现代化的小城市。
按照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大的标准,规划10个小城镇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包括西河、新繁、安德、黄龙溪、淮口、街子、濛阳、寿安(蒲江)、羊安、安仁。
小城市按照10万到20万人口规模规划。与区域中心城市通过“一高一快”形成交通联系。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曾指出,城镇化必须要依靠强大的产业支撑,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最后必将沦为空谈。据介绍,为了强化产业在小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产业用地比重不低于30%。
人均绿地不少于8平米 特色镇需有特色街区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人不由得遐想。小城镇建设是已成带向的有效纽带和桥梁。
成都市城镇化推进中将建设特色镇纳入规划。打自然牌
打自然牌的,如熊猫之乡都江堰市玉堂镇、中国花卉和盆景之乡郫县友爱镇、杏之乡青白江区福洪乡等。
突出产业特色
有的突出产业特色,如西部塑料商贸第一城新都区木兰镇、航空小镇彭州市丽春镇、温江区寿安镇定位于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等。
在各镇的“特色定位”上,可谓“各出各招”。特色镇规模标准:1万人以上。强度标准: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交通标准:与区域中心城或小城市形成快速交通联系。公共配套标准将按照城市居住社区配套。特色镇强调人均绿化,公共绿地标准:人均不小于8平米。形态标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与周边田园风光有机融合,有特色街区和入口标志。
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低楼层、紧凑型、川西式”
除了城镇外,此轮城镇化布局充分考虑到乡村,在农村规划建设新型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规模在300户左右,组团20至30户。
强度标准:以低层建筑为主。交通上与快速路有便捷联系。公共配套按照城镇配套标准。农村新型社区形态为“小规模、组团化、生态化”,“低楼层、紧凑型、川西式”,组团间距30米左右。
2015年电子交易额将破6000亿
近日,国内首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已在成都进入筹建阶段,红旗连锁、雨润·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知名企业与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共60余家单位抱团“触网”,这也是成都市加快推进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发展和升级的措施。
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移动互联网、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落实成都市促进网络零售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体经营+网络销售”等新兴业态和消费模式。培养电商,激活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成为成都在服务业寻找突破点的机遇。
成都市统计局局长蔡亦如对此认为,在瑞典,72%的国民都是通过网上购物的方式来完成消费。如果能把握居民消费趋势,开拓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记者了解到,根据《加快促进成都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实施方案》,预计到2015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600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将达到500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70%,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成都为结算中心的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000亿元,移动电子商务本土用户数量累计超过500万户。
在成都,电子商务还将用于促进旅游业创新发展,将借鉴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示范街(区)试点经验,在旅游景区、特色古街古镇等推广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优势产业,尤其是女鞋、家具等传统特色产业,应用电子商务深化供应链整合和产业链协同,扩大“成都制造”市场占有率。(记者 赖芳杰张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