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消息,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时颁发了“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牌照,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业正式步入到4G时代。
尽管有不少网友,对于只发放国家自主的TD制式“耿耿于怀”,认为已经在国际上成熟的FDD不发放会影响用户自主选择。但国人期待多年的4G终究是来了,4G手机、4G卡也接踵上市,它们究竟用户体验如何呢?
终端稀缺,售价高昂
记者购买了目前在售的中低端4G手机索尼M35t,裸机售价2999。虽然看起来不贵,但是如果在网上查价,就会发现这款手机不过是索尼今年出品的M35的4G版本,非4G版只在2000元以内。
难道手机变成4G版都会增加如此多的成本吗?当然不是,支持什么样的网络只是改变一个芯片而已。以iPhone 5s为例,在欧美等国家它一上市就是支持4G的,因为中国当时还没有商用的4G网络,所以行货iPhone 5s去掉了这一功能。很显然,中国大陆的苹果手机没有因此而便宜。可见,并不是支持了4G就要增加成本。市面上在售的4G手机定价并不厚道。
不仅如此,手机种类也寥寥几款。目前为止,最高端的4G手机就是三星N7108D,它不过是2011年三星旗舰机NOTE 2的变身。4G裸机高达4999元,而一般的NOTE 2已经“沦为”3000元左右的便宜货。
如此大的差价,和稀少的终端,不免要让用户做出选择,是要个更好的手机,还是更好的网络。恐怕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因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手机才是为人们服务的载体。一个更快的网络看不见摸不着,何况这个网络远远还未健全。
范围小,不稳定
那么现如今的4G的信号究竟怎么样呢?在4G推广的广告折页上就明确写着,4G网络现已覆盖东、西、北三环内,南至两广路,以及清华、北大、国贸、CBD及园博园等中心地区。也就是说,现在购买了4G手机,也只能在这些区域体验4G网络。离开了这些区域,可以打电话、可以3G上网。
记者使用索尼M35t以及4G手机卡,在东三环内的朝外地区、国贸地区及北京大学的室外,4G信号并不稳定,经常会下滑到3G,更多时候是2G水平;而在楼宇中,信号会变得很弱甚至消失。在区域以外的地方,4G信号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4G信号的不稳定,更需要稳定的3G来补充,众所周知,中国移动的3G并不给力。所以,就目前移动4G正常使用来看,它更多地只能提供用户3G甚至2G的水平。畅享4G,还差的很远。
期待更稳定的国际制式
作为用户,我们当然可以使用TD制式,支持国家的自主创新;但同时,我们同样可以凭借移动在3G时代累积的不良口碑,而选择更成熟的、国际上更多使用的FDD制式。而体验FDD制式则要看中国联通等其他运营商的表现了。那么,这两款制式究竟孰优孰劣呢?
据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介绍,FDD采用频分双工,TD是时分双工。通俗来讲,FDD相当于双向车道,一条输入,一条输出;TD制式是单向车道,利用不同的时间来分配输入和输出。
那么两者优点也就显而易见。FDD十分简单明了,十分稳定;TD节约资源,让频谱资源可以更多使用。
其实不同于3G时代,各个制式的相互分立,4G时代将会让不同的技术融合统一。据中国著名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介绍,FDD与TD的融合,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手机sim卡。4G手机卡会采用单芯片双模,一个手机卡既可以用TD也可以用FDD,就看用户买哪家运营商的服务。
很明显,作为用户我们需要有更多手机的充分选择,还需要一个稳定成熟的网络。这样的网络不仅需要4G技术的成熟,还需要3G的成熟、2G的成熟来予以补充。而这样一张成熟4G网络,需要我们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