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武汉晚报:生产技术的革新才能降低疫苗风险

2013-12-24 10:29:00 来源: 武汉晚报 
字号  

  一个月内接连发生的多起疑似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已将疫苗生产公司和监管部门推向了风口浪尖。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省局已经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使用康泰生物全部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产品。(12月23日《第一财经日报》)

  目前,尚不能确定死亡病例是否与接种疫苗有关。但12月17日《京华时报》曾报道,湖南3名婴儿接种了乙肝疫苗后,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人死亡。在那个时候,有关部门就应当立即“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 暂停使用相关批次的产品。

  不因为一两个案例就全面叫停深圳康泰乙肝疫苗的接种,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担心疫苗短缺。因为深圳康泰的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这就意味着停止使用后很多婴儿没有一类免费乙肝疫苗可打。是不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延缓了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

  类似的情况也许并不限于深圳康泰和乙肝疫苗,目前我国很多疫苗都存在着较大程度的独家供货。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每年疫苗的招投标就是六大研究所和卫生部、疾控中心的领导坐下来开个会,定下价格,按订单生产。其目的就是实现统一价格,分片而治,避免在内部出现价格和质量的竞争,所以根本谈不上优胜劣汰。一旦有一家出现问题暂停供货,那么市场上就会缺货,只能打自费疫苗。

  中国有近40家疫苗生产企业,能生产预防27种疾病的46种疫苗,是全球最大的疫苗消费国。但我们开发的品种大多为单价疫苗、减毒活疫苗等传统疫苗品种,而国外上市的疫苗多以联苗、灭活等新型疫苗为主。国产疫苗在产能和关键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以致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中国没有推动新技术应用的政策和体系,疫苗生产技术更新很慢,甚至没有更新,一直沿用30年前的生产技术”。为什么有新技术不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竞争。想想一个企业占据了市场50%以上份额的一类免费疫苗,根本就是供不应求,那么他们即使不用技术,会愁没有市场吗?

  无论此次接种乙肝疫苗致死事件最后的结论是偶合症抑或其他,我们都应当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尽快推动一类免费疫苗更新换代其生产技术,提高其安全保障性,而不是继续沿用已经被淘汰的技术。即使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起码也要努力降低不良反应的概率。因为即便是百万分之一,放在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之上,那也会改变很多孩子与家庭的命运。(肖华 公务员)

[作者:吴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