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郑州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39.7万辆 市区126万辆

2013-12-11 07:17:50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畅通郑州 我们齐心行动》

    中原网讯(记者 陈锋 裴其娟)

    编者按:畅通郑州,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民生。又到一年岁末,畅通郑州工程取得哪些突破性的进展?中心城区通行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交通引导和管理情况如何?市民的交通素养和交通意识有了多大提升?即日起,本报推出“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之郑州作为 畅通郑州 我们共同在行动”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一道,共同梳理回望畅通郑州各大工程建设进度及其带来的显著变化,展望市区畅通的美好未来。

    (一)发展之需,百姓所盼

    近年来,生活在郑州的人们突然发现,与全国许多大城市、特大城市一样,郑州也进入了堵车时代。上班堵,下班堵;星期六星期天还是堵;中心城区三天一小堵,五天一大堵,以至于有媒体戏称郑州为“堵城”。

    堵,堵,堵!为什么堵?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经济发展分会副秘书长韩广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汽车保有量快速提高;道路建设滞后,规划不合理;公交系统不完善、轨道交通正在起步;交通意识淡漠,交通违章过多等。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是人流、物流、车流高度集中。人、车、路形成的矛盾日益突出。截至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39.7万辆,其中市区126.4万辆。

    正如韩广所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另外原因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道路资源有限、交通组织管理滞后、交通意识有待提升等。很能说明问题的另一组数字是,郑州是全国特大城市中极少数没有快速路系统的城市;支线路网密度仅有国家规范的一半;城市公交车的首末站、始发站、换乘站等便民设施相对匮乏;动态和静态基础交通设施严重匮乏,京广、陇海铁路双V字形的历史性切割,造成了南北不通、东西不畅。

    省委书记郭庚茂在郑州调研时曾指出:“郑州肩负着双重责任,既要对郑州市人民群众的福祉负责,还要对全省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郑州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不仅是省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几百万市民和外来客商的期盼;不仅是郑州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贯彻实施“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和全国中心城市”“三大一中”战略、在全省乃至更大区域发展带头和示范作用的需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判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天君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畅通郑州建设,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民生,是中心城区功能提升的先导工程。”

[作者:记者 陈锋 裴其娟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