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地铁免费WiFi进入“最后一公里”

2013-11-22 09:32: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地铁免费WiFi最终开放时间还有待运营方公布。 周游 摄

    高交会上,刘若鹏在光启展台超级WiFi体验区向参观者展示光启的先进技术。鲁力 摄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创新官、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日前出席第十五届高交会记者服务广场时透露,深圳地铁集团4条地铁线的主要线路上已经铺设了光启交付的产品,免费向乘客提供WiFi服务已经进入到最后一公里的节奏。

    他表示,光启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会呈现出更加适合于从源头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在光启松禾超材料基金运营约一年后,光启与平安集团近期将合作成立一个10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

    4条地铁线WiFi工程完工最高网速每秒上百兆

    去年高交会上,光启的超材料无线技术布局在部分场馆。今年,观众在深圳会展中心使用的WiFi技术也应用了光启的超材料技术、电磁调制技术。不久以后,深圳地铁的乘客们也将可以享受到这些新技术带来的“福利”,可在地铁站台和列车内免费快速地上网。

    刘若鹏透露,光启为深圳地铁集团运营的1号线(罗宝线)、2号线(蛇口线)、3号线(龙岗线)、5号线(环中线)的主要线路提供无线WiFi解决方案,其铺设施工已完成,其中蛇口线已经试运营,试运营结束后将由深圳地铁集团来确定向所有乘客开放免费Wi-Fi的最终时间点,多条地铁线是逐条开通还是一起开通取决于运营方。

    “蛇口线已开始试运营,看在地铁里面上网有没有问题,电磁波信号会不会影响到地铁的运行。”据刘若鹏介绍,深圳地铁的WiFi正式开放后,只要乘客下载一个APP,无论在站台还是在地铁列车上,都可以免费上网,网速根据使用WiFi的人数和本地内容、外网等情况的不同将有所区别,最高网速是每秒上百兆。“在地铁确实可以上网,甚至还可以流畅地观看和下载视频。”

    基于超材料的“地铁WiFi”有哪些优势?刘若鹏表示,地铁控制车辆运行和停止的信号跟WiFi是一样的信号,也会有“打架”的信号互相干扰,当热点发出的无线电磁波互相“打架”时,即使带宽很宽也不能上网,因此要约束和管理那些人眼看不见但是对人们特别重要的电磁波,控制好了整个系统就可以有非常好的性能,覆盖非常大流量的人流。

    光启将与平安集团合作成立百亿元产业基金

    2010年7月,生长于深圳、年仅27岁的刘若鹏从美国杜克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深圳,与另外几位年轻人共同创办了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新型科研机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短短3年,刘若鹏及其团队将超材料以及电磁波调控技术的应用推向了航空航天、无线互联及智慧园区领域。光启不仅申请了约2500个国内外专利,而且还创新了商业发展模式。一方面成立推动超材料发展的产业联盟,另一方面建立推动产业发展的基金,利用技术、金融等手段,积极联合各行各业的联盟者,以开放的平台构筑了全球首个超材料产业群。

    “我们不仅要做创新,而且要做改变世界的创新、改变人们生活的创新。”刘若鹏告诉记者,光启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要把基础技术研究弄清楚,很重要的事情是真正把技术创新推广到应用,真正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好的改变,让人们生活得更加方便、安全。

    在他看来,光启研究院这样的民办非企业新型科研机构采用了把科技和产业拉在一起的方法,一头拉的是原创基础研究,另一头是倒逼制度,到点了资金链断了就走不下去,这样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而且研发成果出来了以后有产业化公司,可以推动商业化。

    “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型科研机构,大家只有非常快速地进行研发,而且要取得成果,要进入到应用才能获得更多的资助和市场的青睐。”刘若鹏称,光启不仅在全国布局,而且在全世界布局,很多产品卖到了国外,近年来在多个领域都以两到三倍的速度保持增长,

    “我们一直做的是开放式的创新,大家共同来做这个创新的变革。它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会呈现出更加适合于从源头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据刘若鹏透露,光启不是自己一家在做产业,而是更注重拉动整个产业链,并且非常快地在开展产业化进程,在与松禾资本合作成立总规模20亿元的“光启松禾超材料基金”并运营约一年之后,光启与平安集团近期将合作成立一个10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

    南方日报记者 马芳

[作者:左盛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