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医生戴急救神器参与救援 专家远程把脉支招(图)

2013-11-21 10:33:00 来源: 广州日报 
字号  

单兵终端设备

    交通事故中五成左右重伤者若在3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就能保住性命

    省二医配备远程视音频头盔 前线医生把伤情传回医院并可获得专家支援

    近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透露,今年全市1~10月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总数的90.98%以上,到目前为止,13起较大事故中有9起道路交通较大事故。车祸发生后,如何与黄金救援时间赛跑尽可能挽救生命?昨日,记者获悉,作为广东省应急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添一套基于GPS远程车载危重病监护系统和单兵终端,专家可在后方为一线救援者提供“立体救援”。此外,广州已有一半以上的消防员持有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卫生救护培训合格证。

    文/图 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邓奕茂

    案例:12辆车连环追尾司机被困

    今年9月11日上午9时许,北二环高速太和出口往深圳方向发生12辆车连环追尾事故。现场散落着车体零部件、玻璃碎片,一片狼藉。最为严重的是一辆挂车撞上前面粤A车牌的小轿车,后面车辆的连续追尾让挂车又撞上前面湘D车牌的槽罐车。小轿车已被撞得面目全非,而挂车汽车车头、驾驶室严重变形,造成司机的下半身被卡住、动弹不得。

    被困司机腿部已然骨折,不时地发出求救声,一脸痛苦,医护人员帮他做了简单治疗。一旁两名消防员用液压剪、铁铤将被困车门破拆掉,但由于追尾严重,车头挤压变形,无法将被困人员顺利救出。现场,消防、交警和路政人员进行协商后,利用拖车将槽罐车和小轿车相继拉出。

    随后,消防员一边对驾驶室两侧车门进行破拆,另一边则安排战士从车窗进入驾驶室,用液压破拆组合器材对驾驶员座位进行破拆,然后用扩张器将驾驶室的空间慢慢扩大。在消防员小心翼翼的操作下,空间一点点变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营救,终于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医护人员随即接过伤者进行抢救。

    在确认事故现场已无人员被困的情况下,消防员又对被撞槽罐车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品泄漏情况后将事故现场交由在场民警处置才撤离。

    新设备:让专家远程“把脉”支援

    据介绍,交通事故中有五成左右的重伤者如果在3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将会保住性命。这生死攸关的30分钟被称之为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事故救援中,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尽力把伤者从死亡线和截肢之痛中拉回来。然而,交通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发生于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此处一般距离大型医院较远,首次接诊的医院未必有能力处理伤情。

    针对这一问题,有何良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应急办公室主任劳炜东透露,目前医院拥有一套基于GPS远程车载危重病监护系统和单兵终端。单兵终端是将摄像头配戴在头盔上与蓝牙话筒进行视频与语音传输,采用无线和有线相互结合传输到指挥中心。中心是由服务器端系统、中心客户端系统、电视墙矩阵服务器控制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组成的网络视频管理平台。

    “已有两套正在调试。”劳炜东说,第一时间出车,在接触到患者后,利用车载的视频传讯系统,把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第一时间传给医院,一方面,专业的医生在现场进行专业的救治评估,院内的专家可以及时地给前线的医生提供支援,另一方面,院内可根据前方传回来的资料,及时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前后联动使院前急救成为一个立体救援,可让患者一进医院就得到救治。“减少耽误的时间,保证救治的效果,也是进行应急体系建设的理念。”

    据介绍,这种系统设备主要用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如果出现比较复杂的事故,也可运用于120急救。有关工作人员称,他们将根据新设备的试用情况,考虑日后批量引进。

    立体救援

    摄像头配戴在头盔上,可与蓝牙话筒进行视频与语音传输。专业医生到场后,把伤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通过视频传讯系统传回医院。之后,医生在现场进行救治评估,医院的专家给前线的医生提供支援。另外,医院可根据情况及时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

    消防救援:

    既做“医生”

    又做“心理疏导师”

    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坦言,在车祸救援中,他们常遇见伤者被困,医护人员救治不到的情况,而这时得需要等消防员将被困者救出才能进行处理。

    据悉,今年以来,广州消防部门共接警处理交通事故近1600宗,约占总出警数的7.5%。位于增槎路附近的特勤一中队因临近北环、北二环、广佛、广清等高速,是参与交通事故救援较多的消防中队之一。中队长冯华强告诉记者,针对交通事故,尤其是有人员被困或车辆有起火危险等情况,目前广州采取三警联动机制。为防止次生灾害和二次事故的发生,消防或交警“谁先到场谁先拉设警戒线”。紧接着,消防员根据现场情况作出救援预案,若医护人员没能及时赶到,他们得对被救者进行初处理,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广州有一半以上的消防员持有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卫生救护培训合格证。”冯华强说,在专业培训中,消防员须掌握止血、心肺复苏、包扎固定及搬运等急救技能。此外,在救援中,消防员有时还得充当“心理疏导师”,在破拆的同时还要与被困人员聊天,“主要是安抚情绪,给他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除此之外,广州消防中队里几乎都有一个战斗班专攻抢险救援。“我们要对车辆的构架尽可能熟悉,提高破拆速度。”冯华强说。

[作者:张艳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