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宗祠是一座明清时期常见的具有中原风格的四合院。
苏氏民居的雕刻巧夺天工。
1941~1943年,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就住在这里。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王书杰 付志华 文/图编者按
历史长河流过,丰富的文物遗存、文化遗存绵延不断,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印记,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乡村是几千年来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魅力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记者独特的视角发现,见人见物,带领读者感悟让人难以释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四川省眉山市有个三苏祠,大门上题有一副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指的是宋代词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而距四川1000多公里的荥阳市,有一个苏寨村,村子里的百姓就是“三苏”之一苏辙的后裔。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苏姓子孙,在这片土地上耕读仕士,繁衍生息,为祖上之余荫遗泽而荣光,也续写着属于他们的新的历史。
暮秋时节,记者一路走一路问,来到了位于荥阳市广武镇的苏寨村,探寻尘封在这里的历史。
沿村子南北路前行不足100米,苏氏宗祠就到了。宗祠的门楣上题着“颖滨苗胤”的匾额。“颖滨”为苏辙的号,整句意即为苏辙之后代。大门立柱上贴有一副楹联,上书,“三苏挺秀眉山诗词文章传千古,一枝徙荥耕读仕士垂于今”。
苏氏宗祠外表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是一座明清时期常见的具有中原风格的四合院,但是,步入其中,让人油然产生了时空倒转、恍如隔世之感。这种感觉来自于苏氏先祖,更来自于这里曾经上演的风云际会。
在宗祠正房前有一通字迹斑驳的石碑,上面详细记载了苏寨苏氏村民迁徙的历史。苏氏起源地在四川眉州,苏轼和弟弟苏辙晚年生活在今河南许昌,死后埋葬于平顶山郏县。苏辙之子苏远的八世孙苏执中是元朝官员,晚年定居于索河南岸,并将定居地起名为“高阳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苏家寨”,后更名为“苏寨”,因此苏寨村村民几乎都姓苏。
宗祠正房内供奉着先祖“三苏”坐像。墙壁上贴有许多书法作品,所录内容是“三苏”的传世文章。门楣上悬挂着“眉山遗泽”匾额的是北厢房,里面祭祀的是历代迁荥苏氏举人以上人的神主牌位。苏氏自苏执中迁荥以来700余年,已历20余世。苏氏第16世传人苏冠英,对苏氏历史文化一直比较关注。他说,荥阳的苏氏名人不少,二世苏瑞歧,明举人,归州州判。清乾隆间举人苏鹏举,曾任职甘肃西固厅,文名重一时。清咸丰辛酉(1861)举人苏鹏翥,曾掌汴源、东渠书院,以一人之力撰《河阴县志》十五卷……
南厢房是一座无梁殿式的建筑,其风格与其他建筑截然不同。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1943年,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军长赵寿山就住在这里。赵寿山是杨虎城将军的部下,是一位爱国将领,参与了西安事变。他先后参加过华北会战、晋西南中条山抗战、广武战役、保卫郑州黄河铁桥等战事。曾两次申请加入共产党,后得到毛主席直接批准,并允诺党龄自“西安事变”(1936年)算起。新中国成立后,赵寿山先后担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
苏氏宗祠的对面就是苏氏民居。苏冠英边走边介绍:“门楼在几年前坍塌了,你看这根棍子,就是当年的拴马桩。”记者看到,在厚厚的临街房砖缝里,一根粗实的棍子被牢牢嵌在里边。苏氏民居为明时苏民所建。苏民在明嘉靖年间任工部都水司司务,曾经为皇帝修建过宫殿,他建造的住宅,工艺当然是一流的,几乎成为了宫廷建筑在民间的“浓缩版”。
宅院坐东向西,院深三进。前有客厅、后为楼院。走进大门,是一个标准的中原四合院建筑。院中前行,迈上五层青石台阶便是客厅。客厅仿皇家宫殿,豪华典雅。厅前廊下,有四大朱漆明柱,屋顶有五脊六兽。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檐下为镂空的“鲤鱼跳龙门”木雕,精美异常。额枋上有十二盏大红宫灯。大厅正面为镂空精雕的十二扇屏门,屏门上雕刻有龙、狮、虎、麋鹿、麒麟、天马、凤凰、仙鹤以及牡丹、荷花等动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形象各异,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引颈高歌,有的低首觅食。在屏门的下边为数幅仙鹤展翅图,做欲飞状。形象逼真,巧夺天工。
专家认为,苏氏民居的图样来自皇家建筑,只是缩小尺幅而已,有一些地方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法都无法完成。
在距苏氏宗祠和民居西北方向,就是苏氏祖坟了。今年74岁在苏寨村当了35年书记的苏对告诉记者,原来祖坟面积有50多亩,种的全是柏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每到夜晚,风吹枝动,似乎雨声沙沙,被人们誉为“柏林夜雨”。但树林在上个世纪已被砍伐殆尽,仅存一棵树龄300多年的古柏,静静地遮盖庇护着身下寄托迁荥苏氏先祖魂魄的“望眉亭”。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沧海桑田,几多广厦都化为乌有,能留于后人的是历史、是精神、是文化,一如“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