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商业模式水土不服 莎莎内地连亏8年

2013-11-20 13:21:0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  

  

  11月18日,莎莎国际(00178,HK)(以下简称莎莎)发布的2013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的6个月,集团营业收入为3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3.8亿港元增加15.4%,纯利增加26.7%至3.57亿港元,主要得益于莎莎在港澳地区的销售额实现了稳步增长。

  不过,莎莎在内地市场的营业额则下降3.3%至1.67亿港元,同店销售下跌6.9%,经营亏损也由去年同期的1982.6万港元扩大至2715.5万港元。而这是莎莎自2005年登陆内地市场以来连续8年亏损。

  据了解,优惠的价格和齐全的国际进口品牌是莎莎打下香港市场的杀手锏,但是当莎莎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内地时,却遭遇了内地进口化妆品较高的关税,以及产品代理政策导致与之合作的化妆品品牌数量大幅减少等难题。

  除此之外,莎莎在内地市场还面临化妆品零售商屈臣士以及丝芙兰的激烈竞争。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报告期内,莎莎在内地的单店销售额约为257.2万港元。

  化妆品专家冯建军对记者表示,“屈臣士在内地的单店销售额已达到800万港元。”莎莎在内地的店铺平均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有的店甚至达到600平方米,而屈臣士在150~250平方米,这意味着做出同样的业绩,莎莎需付出更多的成本。

  莎莎曾在今年6月份表示,以后在内地的店铺扩张将走精品店路线,店铺面积将会比常规店小一半,货品数目也会大幅减少至2500~3500种。

  不过,在冯建军看来,莎莎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来客数太少。他认为,面对业绩不佳及成本上升,莎莎或许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产品本地化,引进一些内地的化妆品品牌,走类似屈臣氏的亲民产品路线,二是发展自己独家品牌的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

  莎莎似乎更倾向于走第二条路。在中报里,莎莎表示,正是因为公司在策略上更为专注于独家品牌的产品,内地销售表现有所转弱。

[作者:陈鸿燕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