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学者称事业单位系计划经济遗留物 成单独利益体

2013-11-19 13:23: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字号  

  事业单位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推进政企分开有助市场化

  少花钱养人、多花钱办事,中央编办重申“事业单位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政府不花钱或少花钱养人,要花钱或多花钱办事”,这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如果从1995年全国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召开算起,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已历经了十八载。人们对“改革”本身充满期待,大家更为关心将“怎么改”。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是否会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王峰说,改革要求进一步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理顺政府和事业单位关系,推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这次全会的《决定》也强调要“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

  编制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编制管理面临的状况是机构偏多,人员总量偏多,结构不太合理,有的部门和地方人员比较宽裕,甚至一些部门人浮于事,有些地方和部门却人手偏紧。

  行政体制改革直接关系政府部门权力格局的调整,某种程度上必然触及到部门利益,各种矛盾利益和复杂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时候绕不开、躲不过。改革,就一定会触碰实质性的问题。王峰的话折射出国家推行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心,那就是“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当然同时,“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是全会《决定》中的重要内容。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表示,推进这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企分开,为了更好的进行市场化,为了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平稳发展。

  叶檀:其实我们的事业单位是以前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它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利益群体,而这个群体日益庞大,如果不改革的话,它会日益加大而且利益会越来越大,它的触角会涉及到医院、学校等公立性企业以后的改革。如果现在再不下决心改革的话,以后改革会越来越艰难。

  叶檀指出,事业单位的分类比较清楚,主要分成三个方面。

  叶檀:第一,事业单位要分成公益性的一块,公益性这一块是要加强和保留的,包括公立学校、公立医院,但是这一方面需要社会市场的体制来进行补充。像慈善机构等,它需要社会上一些NGO组织来加以补充。第二,事业单位还包括生产经营这一块。生产经营这一块需要有一个去事业化、去行政色彩的过程,这将是今后改革的重点。第三,事业单位还包括行政性这一块,需要保留的划归政府部门。

  这次改革几乎将涉及到所有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在这场改革中,许多政府部门既是推动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这对他们有着怎样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改革,意味着什么?难点在哪?

  叶檀:因为主导改革的人也是被改革的对象,就会导致改革非常艰难,所以我们才会说要啃硬骨头。从这一次的改革来,中央编制办说得非常清楚:首先,事业单位这一次绝对不会再扩编。第二是从主导来入手,它会有一个先后的次序。这一次应该是动真格的了。

  王峰表态说,要“下决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同时,“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是不是说明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的时间会很快?叶檀表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全过程,会有一个快和慢相结合的过程。

  叶檀:首先,比如说跟生产有关的事业单位,去行政化这一块会比较快。另外,一些公立的医院、学校需要继续保留,而且需要有一些公益事业,继续扩大,需要培养市场化的服务机构来逐步取代那这一块,这个过程就比较慢。另一方面,介于中间状态的事业单位,比如说企业里面办学校或者是企业里面办医院,这些需要有一个逐渐剥离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到最快的改革会是事业单位去行政化,事业单位去权利化,去级别化的过程,然后最慢的是触及利益的,比如说薪酬、养老等这一部分的改革。

  《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在谈到如何把握好这两个作用时说:“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既是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叶檀表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确实是个老问题。

  叶檀:我们现在是在政府手心上的市场,而且政府在某些时候成为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现在要把这个区隔开来,政府回归到公共服务的身份,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最最重要的是技术手段上的支撑和法律方面的支撑,如果真的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如果真的保障企业产权的话,那么政府的手自然就伸不到市场管理那里去。

[作者:王浩成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