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豪车第二阵营市场表现与战略规划大起底

2013-11-07 09:02:00 来源: 羊城晚报 
字号  

  凯迪拉克

  市场表现

  凯迪拉克品牌9月销售4496辆,同比增长73.9%。凯迪拉克SRX 9月销售2636辆,同比增长46.4%,一举创下自国内上市以来单月销量新纪录,今年才上市的凯迪拉克XTS 9月销量达1849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凯迪拉克品牌销量劲增51.2%,至32238辆。

  战略规划

  今年以来,凯迪拉克XTS的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品牌的产品矩阵,与凯迪拉克SRX形成合力,进军豪华车市场中最大的两个细分市场。按照计划,在2016年之前,凯迪拉克将每年引入一款国产车型,到2015年实现在华年销量超10万辆;到2020年,在中国豪华车市场达到10%的占有率。值得关注的是,凯迪拉克ATS将在本月举办的广州车展上正式引入国内,未来ATS也将国产,这是一款紧凑型轿车,被描述为用来同宝马的1系、奥迪的A3以及奔驰的A-class竞争的强力车型。未来,凯迪拉克大部分车型都将实现国产。另外,通用汽车计划在今年将在华凯迪拉克的经销商数量增长至200家。

  热点车型

  XTS

  今年上市的首款国产车型XTS无疑是凯迪拉克在华销量急增的“功臣”,国产凯迪拉克XTS的外观尺寸与美版保持一致,车身尺寸上,国产XTS长宽高分别为5131mm/1852mm/1501mm,2837mm的轴距相比宝马5系(3108mm)以及奥迪A6L(3012mm)来说没有优势,但在长度和高度上略占上风。

  动力方面,3.6L车型将搭载北美版XTS的3.6L V6发动机,具有227千瓦的最大功率、360牛·米的峰值扭矩,0-100km/h加速为7.7秒。同时国产XTS还配备了北美版不具备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98千瓦、峰值扭矩355牛·米,0-100km/h加速仅需8.1秒,它是该车的销售主力。

  捷豹路虎

  市场表现

  捷豹路虎日前宣布,今年9月份,中国市场捷豹路虎销量重新高速增长,同比增幅高达45.8%,从去年9月份的6124辆提升至8931辆。前三季度,捷豹路虎累计在华销量达到66505辆,去年同期为53616辆,同比提升18.3%。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捷豹路虎在华销量持续攀升,最近几年更是火爆。数据显示,2011年捷豹路虎在华增长60%、2012年增长74%,今年则有望一举突破年销10万辆大关。毫无疑问,中国已成为捷豹路虎销量增速最快的主要单一市场,本土化步伐必须加快。

  战略规划

  SUV市场的火爆让捷豹路虎品牌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而与奇瑞合资项目的不断推进,更令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据了解,捷豹路虎将于明年底前实现国产,打头阵的首款国产车型是目前在售的一款SUV。去年11月,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正式奠基,按照合资计划,合资公司将建设整车厂、发动机厂和研发中心。工厂将于2014年7月竣工投产。在一期13万辆产能规划中,双方将生产3.4万辆揽胜极光、4.3万辆神行者2代、2.3万辆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以及3万辆捷豹轿车。通过扩建等措施,奇瑞捷豹路虎的年产能将达到25万辆。

  热点车型

  揽胜极光

  极光2011年引入国内后迅速成为路虎的明星产品,市场上一度出现了一车难求甚至加价十多万元提车的情况。揽胜极光三门版和五门版轴距均为2662mm,在车身尺寸方面,五门版的车身尺寸为4365/1965/1635mm,比三门版的车身在长度和高度方面分别多出10mm和30mm。动力方面,全系搭载2.0升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77千瓦/5500转,峰值扭矩达到340牛·米/1750转,匹配6速自动变速器,同时装备全时四驱系统,能够适应各种地形,通过模式转换。

  DS

  市场表现

  DS品牌在中国的征程起步于2012年,它用短短一年的时间便在中国接连推出了三款进口车型DS3、DS4和DS5,并开始进行本土化运作。不过自去年开始销售以来,DS系列车型目前在中国总销量仅有数百辆,远远低于PSA集团对其前景的预期,未来两年正是DS能否在华扭转局势的关键。

  战略规划

  今年9月,长安标致雪铁龙第一款车型DS5正式下线,同时,长安PSA位于深圳观澜的工厂正式竣工。未来DS深圳工厂将投产5个车型,包括一款SUV和一款C级车。长安标致雪铁龙的深圳工厂二期产能将达到50万辆。

  热点车型

  DS5

  9月27日,长安标致雪铁龙国产全新DS5正式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国产全新DS5保留了进口版车型的整体设计,配置上略有调整,动力上提供了1.6T高、低功率版发动机选择。在车身尺寸上,国产全新DS5除了高度上增加了7mm外,其他方面与进口版保持一致,国产全新DS5长宽高分别为4530mm/1871mm/1520mm,轴距为2727mm。动力方面,国产全新DS5将搭载1.6THP发动机,低功率版最大功率120千瓦,最大扭矩240牛·米;高功率版最大输出功率147千瓦,最大扭矩275牛·米。传动系统采用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沃尔沃

  市场表现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沃尔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在华销售了43380辆汽车,同比骤增41.3%。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其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分析沃尔沃9月的销量结构可以看到,60系产品依然是主要的贡献力量,特别是新款V60更是以121.7%的增速位居第一,今年4月上市的V40也获得了9月销售1058辆的好成绩。

  战略规划

  去年9月开始,由北京奔驰加盟沃尔沃的营销好手付强临危受命,从品牌、体系、渠道等方面对沃尔沃进行了全面调整,将当时处于0.8%下滑状态的沃尔沃拉回正增长。2013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开展了“亮剑行动”,拟引进6款全新产品,同时对一系列车型进行升级,包括S60、V60、XC60以及S80等重点车型;同时沃尔沃致力渠道下沉,提升服务体系。吉利沃尔沃不仅在今年9月成立了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还将拥有成都工厂、张家口的发动机生产基地。根据沃尔沃中国未来五年战略,在成都、大庆两地兴建生产基地之后,沃尔沃在2018年要挑战中国市场20万辆的销量。

  热点车型

  V60

  V60是沃尔沃今年在中国增长最快的车型,沃尔沃以往出品的旅行车,都是规规矩矩的实用派,而全新增加的V60,则跟随S60的华丽转身,也走上了运动、年轻的道路,但跟S60不同的是,V60在国内市场其实并没有多少对手,数得出来的主要对手,也就是奔驰C级旅行车和大众迈腾旅行车。由于前期只引进3.0T,其实V60最直接的对手就是奔驰C300旅行车。

  讴歌

  市场表现

  目前未有讴歌在华最新的销量数据,日系豪华品牌中,讴歌一直扮演先行者的角色,但在中国市场,讴歌的表现就判若两人,2006年9月、讴歌正式投放中国大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讴歌都只有TL、RL和MDX三款车型在售,而且除了MDX外,其他两款车型一直都处在边缘化的境地。2011年讴歌在华销量仅有4100辆,2012年大幅削减至2300辆,近一年来,讴歌在中国的产品投放开始加快,增加了RDX、ILX和RLX三款车型。

  战略规划

  今年7月17日,广州汽车与本田就讴歌品牌在中国的事业发展规划达成基本协议。敲定了讴歌于2016年在广汽本田生产的目标。这也是继英菲尼迪后第二个宣布国产化的日系豪华品牌。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首款国产车型并非现有讴歌产品,而是一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车型。讴歌2013年在中国的销量预期是实现翻番,同时在年底经销商的数量上要达到40家。

  热点车型

  MDX

  MDX是讴歌在中国最为人所熟悉的车型,它是Acura的第一辆中型SUV,全部在美国设计、开发和制造。讴歌新一代MDX近日出现在最新一期的环保目录中,据悉,新车即将亮相。外观方面,新车基本延续了此前概念车的设计元素,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17毫米、1961毫米和1717毫米,轴距为2819毫米。全新讴歌MDX将装配AcuraLink智能交互系统,可实现交通和天气更新,并具备指南、蓝牙连接、文本电邮等功能;动力方面,新MDX将搭载3.5L V6发动机,该款发动机具有缸内直喷、i-VTEC以及VCM可变气缸等一系列本田尖端的技术,其最大功率228千瓦,峰值扭矩可达到368牛·米,另外,新款讴歌MDX除了匹配SH-AWD四驱以外,还将推出前驱版车型。

  英菲尼迪

  市场表现

  日前,英菲尼迪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1-9月英菲尼迪在华销量突破万辆,达10880辆;其中5-9月销量为7375辆,同比增长57%。数据表明,自从5月戴雷执掌中国业务之后,英菲尼迪在华月销量展现出了逐月递增的良好势头。从经销商层面来讲,今年上半年,英菲尼迪的经销商主要是在消化去年的库存。据悉,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英菲尼迪的库存系数一直高居不下,甚至一度达到了8.17的最高峰。但是到目前为止,英菲尼迪中国经销商库存系数已经回归到了理性的1.5,那些由中日关系所引起的“老库存”全部盘清归零。

  战略规划

  去年5月,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正式签约。根据“日产Power88”中期事业计划,至2016年,英菲尼迪将占领豪华车市场10%份额的目标,英菲尼迪在华国产将对此目标做出贡献。英菲尼迪2014年将在该工厂正式投产,首批国产车型为2款,分别是Q50L和QX50L,这两款车型相比海外版车型轴距均进行了加长。经销网点方面,目前英菲尼迪有60多家经销商店,计划在明年将网点数量增加到80家。目前英菲尼迪与东风日产就国产后的销售权事宜仍在商谈当中。

  热点车型

  Q50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英菲尼迪Q50在国内首发亮相后也提高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Q50作为目前英菲尼迪G系列运动轿车的后续替代车型,据官方消息,新车于明年一季度进口国内销售,预计售价在37万元起,随后以长轴距版在国内投产。英菲尼迪Q50搭载的是3.7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28马力,最大扭矩为365牛·米,与之匹配的是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此外英菲尼迪还将提供一款Q50 Hybrid混合动力车型,动力由3.5L V6汽油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组成,前者最大功率302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后者最大功率68马力,最大扭矩270牛·米,混动动力总功率达到了360马力;预计进口到国内的车型将搭载2.5L以及3.7L发动机。

  雷克萨斯

  市场表现

  雷克萨斯没有公布最新的销量数据,上半年雷克萨斯累计销量只有29977辆,2012年雷克萨斯的发展势头都比今年好,2012年上半年,雷克萨斯在国内累计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70%。尽管由于钓鱼岛危机,雷克萨斯2012年全年在华总销量仅达到6.4万辆,没有完成8万辆的销售目标,但当年同比增幅也达到了14%。在中国市场,唯一一个值得雷克萨斯骄傲的事情是,其混合动力产品的销量在持续增加。2012年,雷克萨斯混合动力产品占据总销量的23%,比雷克萨斯的主要市场——美国市场还高了5个百分点。今年,雷克萨斯希望这个数字达到25%。

  战略规划

  在英菲尼迪、路虎、讴歌等都宣布国产化时,雷克萨斯对国产依然犹豫不决。今年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钱国豪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成本来说,雷克萨斯的九州工厂年产50万辆,生产效率很高,总体的规模效益很好,足够支撑海外市场需求。从运费角度考虑,其位置离华南、华东地区并不远。在国产化的问题上,如何确保雷克萨斯一贯的品质,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因素。”据悉,雷克萨斯原定今年在中国的销售目标为10万辆,从上半年的销量来看,这个目标基本不可能达成。

  热点车型

  CT200h

  2011年底进入中国市场的CT200h凭借27.9万元的入门价和6年15万公里免费保修、免费保养,已成为雷克萨斯中国销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这款车在华每个月的销量均超过1000辆。CT200h在雷克萨斯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雷克萨斯历史上第一台两厢轿车,也是第一个发动机排气量低于2.0升的车型。CT200h的定位是目前雷克萨斯品牌中最低的,虽然定位较低,它却用上了丰田和雷克萨斯最引以为傲的混合动力技术。CT200h也是目前紧凑型豪华车市场上唯一的一个混合动力车型。CT200h是在第三代普锐斯的平台上开发的,动力系统也与第三代普锐斯基本相同,但无论是外形、内饰的设计风格还是机械调校,CT200h与普锐斯的差别都比较大。

  记者观察

  被动的最后选择

  经过多年激烈竞争,国内豪华车市场格局基本尘埃落定:奥迪、宝马和奔驰三大德系豪华品牌,占据了整个豪华车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三大品牌无论是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还是销售网络的完善度,都远远超过其他任何豪华品牌。自2009年国内豪华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轨道以来,那些率先国产化的豪华品牌从中获得了最多市场份额。2003年,宝马实现国产时仅规划了3万辆年产能,2012年其年度产销量已经突破30万辆。最早在中国实现国产的奥迪去年销量更是突破了40万辆。

  相比之下,雷克萨斯、讴歌、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在与德系豪华车三强的争夺中节节败退,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雷克萨斯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进入豪华车第一集团的日系豪华品牌,不过进入中国经营多年,其2012年销量仅为6.4万辆,差距在不断拉大。英菲尼迪和讴歌近年来更是遭遇销量下滑的烦恼。2011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超过1.9万辆,2012年下滑至1.6万辆。讴歌在华最高年销量曾超过4000辆,2012年则下跌至2300辆。

  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豪华车市场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马太效应”也越演越烈:强者恒强,弱者更弱,成为豪华车市场竞争格局的真实写照。在前几年豪车市场两位数增长的背景下,大家都“有得玩”,“玩得欢”,而当市场增速降下来后,分化就显现出来了。正应了那句话: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这也是为什么豪车“第二梯队”在市场高速增长期过了之后才相继走国产化进程。它们已经没有选择,要么在德系三强的节节打压下渐渐被边缘化甚至淘汰,要么通过国产化获得更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在潜力巨大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分得“最后一杯羹”———虽然有些被动,但这或许是二线豪华品牌的最后选择。(记者 许方华)

[作者:魏巍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