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高法院公布全国第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万余“老赖”的失信信息已被纳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与多家银行共享。
3万余“老赖”入黑名单
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截至11月4日,全国法院依职权共将31259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了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截止到11月4日17时,该名单库的点击量已超过18万次。
其中,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有25625例,失信被执行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有5634例。其中,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占全部信息的50.46%;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占7.46%;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占7.87%;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占0.23%;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占4.19%;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占29.79%。
千余“老赖”怕“拉黑”还款忙
据介绍,全国法院共有1045名被执行人慑于被纳入“黑名单”而配合执行,使得案件得以顺利执结。据北京、广东、广西、河南等地法院统计,大概有20%左右符合列入“黑名单”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或者主动找申请执行人、执行法院协商还款事宜。
孙军工说,最高法院还将充分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并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征信机构等通报,同时还将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被纳入名单库的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被执行人。
“老赖”将被信用惩戒
“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都将受到信用惩戒,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失信被执行人的社会生存空间将大幅度缩小。”
另外,最高法院已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共享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把首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信用评级系统。众多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审核时,通过查阅“黑名单”,可以拒绝向“老赖”发放贷款,以规避金融信贷风险。
今后,最高法院还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证监会、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中心、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等单位展开合作,实现“黑名单”信息共享,共同实施信用惩戒。
据孙军工介绍,今后,最高法院将实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实时发布,并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杜绝出现因案外因素导致相关被执行人应当纳入而未予纳入的情况,避免出现消极执行、选择性执法。
典型案例
北京某汽车制造商欠款4000余万
昨天,最高法公布了几起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北京某汽车装饰中心等50余人与北京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系列执行案。
自2000年起至今,北京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在丰台法院有大批执行案件,未执行到位标的额高达4000余万元。被执行人拒不到庭报告财产。“黑名单”出台后,决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媒体曝光,迫于舆论压力,被执行人派代理律师到法院核实其未履行案款数额,表示会尽快通过多种方式履行义务。 本报记者 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