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4日 01 版)
35年前,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如春风吹拂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从那时起,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自己每届的三中全会上,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
也正因此,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三中全会”几乎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时代脚步疾速前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幕即将开启。
35年,弹指挥间,8次“三中全会”,改革,是不变的主题词。
35年,栉风沐雨,一路高歌奋进,改革开放,成为中华大地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冲破樊篱 伟大转折
“这速度真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35岁的卢丽今年国庆节去泰山旅游,坐上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只用1个多小时就从北京到了山东。
卢丽并不知道,在她出生的1978年,中国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仅为43公里。
那时的中国,慢的远不只是火车的时速。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中国,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贫困人口高达2.5亿,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一个沉重的问号摆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中国向何处去?
危机的深处是转机。
197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这次历时36天的会议原本准备讨论经济工作,最终开成了一次全局性的拨乱反正的会议。
12月13日,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国内的困局,外部竞争的压力,促使我们必须要改革开放,要寻找一条新的建设社会主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1978年12月18日,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这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唤醒了古老的中国,推开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大门——
发祥于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川等地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两天半建起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蛇口工业区喊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北京前门二分钱的大碗茶……从农村到城市,从集体到个人,一股股强大的改革气旋喷涌而出。
成功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成功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因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30多年来中外媒体提及最多的历史事件之一。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要对束缚生产力解放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84年10月,一份系统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提交到了十二届三中全会上。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体现了党对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新认识。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杨光说。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起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载入宪法、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88年9月,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经济环境经济秩序进行治理整顿。
改革开放头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期,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番,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成功地让中国跨越了温饱,开始向着实现小康的目标迈进。
标定方位 重大突破
“下海”,词典里的一个释义是: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
改革开放之初,贫穷让中国人燃起对富裕的渴望。许多人放弃党政机关的“铁饭碗”“金饭碗”,“扑通一声”投身商海。
作为早期下海者,北京数银英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东深有体会地说:“说小了是个人对生活的重新定位,往大说,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纠结冲撞。”
个人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巨变。
“计划与市场”“姓‘社’还是姓‘资’”,这个羁绊中国改革的历史性难题,1992年的春天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在事关中国道路向何处去的又一重大历史关头,为全党指引了方向。
改革开放酝酿着重大突破。
同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针对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问题,明确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从“计划”与“市场”互斥不容,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终于找准了自己的方位。
坚冰又一次被打破。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一场波澜壮阔的制度变革,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