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油菜花父子”的科研历程 欠债28万为追梦

2013-11-02 09:56:36 来源: 中原网
字号  

中原网讯(记者 袁连贺 殷海涛)11月1日,记者来到湖南临澧柏枝乡杨桥村,在沈昌健自家的超级杂交油菜试验田里,这位“农民科学家”看着天空的蒙蒙细雨,感慨地说“1个多月没下雨了,油菜田都干了,这场雨来的及时。”看到一株非常硕大的油菜,他丢掉自己的雨伞,拿起地上的几块泥巴往油菜根上拢了拢骄傲的对记者说“昨天有来参观的人都不相信油菜会长这么大,他们说这是‘油菜树’。”

油菜是沈昌健的心肝宝贝,在记者一天的采访中,这位地地道道的湖南农民不时激动的表态“一定要把油菜种好,早日通过种子审定,不辜负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期望。”当然这也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的父亲沈克泉,曾经是临澧有名的“油菜大王”。

这对父子与油菜结缘,还要从沈克泉那厚厚的几十本杂交油菜培育日志说起。

沈昌健讲述父亲“蓄须明志”的缘由.

沈昌健、沈文鹏(油菜协会副会长)、沈文祥观察油菜长势

几十本培育日志成就“油菜大王”

在沈昌健的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些珍贵的日志,在1978年9月2日,沈克泉写到“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事业的成功,事业是我的生命,没有事业我的生命是暗淡无光的。”

这个事业就是杂交油菜的培育,沈克泉为此耗费了半生的时光。

1978年7月的一天,正在贵州养蜂的沈克泉被路边3株野生油菜所吸引。这些油菜不仅植株壮硕,分枝还特别多。沈克泉的家乡也种植油菜,然而和这些野生油菜相比显得就“相形见绌”,一个培育杂交油菜的念头在他的心中产生。正如他日志首页的克泉格言所说:“手中有个宝,开动脑筋搞”,他马上回到家乡,开始搞起了他的油菜事业。

当时的沈昌健只有11岁,记忆中父亲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绕这油菜,沈克泉的妻子何秀英也几乎每天都耗在了油菜实验田里,沈克泉和兄弟姐妹不但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反而经常要帮父亲料理油菜田,耕种、移栽、套袋、收割这些活一开始就是由这一家人完成的。而沈克泉每天还要做记录,完成那一本本杂交油菜培育日志。

由于常年在田里照料杂交油菜,沈克泉变得不修边幅,人们看到他长长的胡子,经常笑着说“老沈啊,你搞油菜搞得胡子都顾不得刮咯”,沈克泉就势立下誓言,不搞成功杂交油菜,自己就不剪胡须,于是,一个沈克泉留须明志的故事诞生了。

全家的辛苦没有白费,附近的村民们看到沈家的油菜不仅长势好,而且产量也非常高,都争相向沈克泉要油菜种,沈克泉一时小有名气,在1987年临澧县科协举办的农业科技推广大会上,沈克泉得了三等奖,成为远近闻名的“油菜大王”。

眼看胜利就在眼前,一个要命的质疑差点击溃这位倔强的老人。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1998年,沈克泉风尘仆仆的来到临澧县城,找到当时在县科协任职的沈文祥。“当时我看他完全慌了神,见到我就说沈老师,我这次怕是遇到大麻烦了,一定要请你帮忙。”如今已经74岁的沈文祥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沈克泉告诉他,临澧县种子管理站认定沈克泉的杂交油菜种子是假冒伪劣品种,要罚款8000块钱。在县科协工作的沈文祥也不相信,“一个农民,哪里能搞杂交油菜咯。”

沈克泉于是把自己研究杂交油菜的过程一一告诉自己的老朋友,并且能够提供种植他的种子的农户的证明,沈文祥就对他说“老沈啊,农户的证明只能说你的种子不是伪劣品种,不能证明不是假冒的呀,我给你出一招,你去申请专利。”

一个农民去申请专利,这在当时是天方夜谭的事情,然而,沈克泉在自己日志中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毛主席说:世界上只怕两个字(认真)二字”。这位农民这次较上了真。在沈文祥的帮助下,沈克泉踏上了漫长的专利申请之路。

准备材料,四处借钱之后,沈克泉来到常德市专利局,接受了层层“盘问”后,专利局的工作人员也不能肯定他搞的就是杂交油菜,于是在同意了他的申请之后,专利局找来了相关企业和专家一起对沈克泉的杂交油菜进行试验。

1999年的4月份,湖南省农科院的研究员黄菘在沈克泉的杂交油菜的试验田,发现了一株“不育系”油菜,这是对杂交油菜的重大支持。而且,黄菘还送给了沈克泉几颗国外的优良种子。

有了专家的支持和优良的种子,沈克泉更加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之路。

2004年,沈克泉的发明专利“一种杂交油菜的选优方法”得到最终确认。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这是湖南人给人的印象,也是老朋友沈文祥对沈克泉的评价。

[作者:  编辑:王静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