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借着政府放开民营银行的政策东风,一批民营企业跃跃欲试,申办银行的新闻不绝于耳。笔者在为破除金融垄断的势头倍感欣慰的同时,也为那些热衷开办银行的民间资本捏一把汗,因为笔者深知银行业与那些民营企业熟悉的传统行业有着本质的不同。笔者担心,在民间资本扎堆进入银行之后,银行业将遭遇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其暴利分享愿景也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狂风一起灰飞烟灭。
技术上看,先前若干年度银行的盈利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利率管制——中国的银行可以坐享2.5%以上的净息差,远远高于欧美同业水平,甚至可达一倍以上。战略上看,银行的盈利更是源于中国的金融垄断和行政审批,这使得银行信贷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包括债券在内的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与市场经济规模不相匹配。如果金融市场彻底放开,银行不仅不会再有暴利,而且银行业在大金融版图中的重要性将会有所下降,现有银行很可能会经历一场行业洗牌。
金融存在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时刻面临着不确定性,银行经营的就是风险。出于职业习惯,笔者结合个人的从业经验和理解,用一个简单的假想案例说明经营银行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仅供那些没有银行经验的追梦者参考。为便于匡算,本文只考虑大概的监管指标和最简单的信贷业务。
假设有民营企业家愿出资100亿设立银行。当然,我们可以放大10倍、100倍来考虑(不能再大了,再大就要超过国有大行了!),按照9%的资本充足率,可以吸纳约1000亿存款。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20%,行业大致的贷存比为70%,这样,200亿准备金存入央行,信贷规模可达700亿。还余下多少可以流动的存款呢?100亿!也就是说,一个100亿资本开办的银行,吸收了1000亿存款,放出700亿贷款后,资产虽然高达1100亿,但只有100亿的流动资金,外加100亿的资本金可用,如果银行什么开销都没有的话。
这样一个银行的收入能有多少呢?前面提到,中国银行业目前享有的净息差大概是2.5%左右,700亿的2.5%就是每年17.5亿,这就是不吃不喝的纯利。相对于投入的100亿,资本回报率17.5%,这在卖电脑如同卖白菜的时代不可谓不高,也正是令众多实业企业家眼红的原因。 如果再加上那些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银行的利润还会令人更加眼红。
那么,银行真的这么容易赚钱吗?经营银行的风险在哪里呢?
首先,高杠杆风险。银行业是一个天然的高杠杆行业。资产1100亿,负债1000亿,负债率高达91%。如同保证金账户操作期货,或者住房按揭,杠杆可以放大收益率,也可以瞬间倾家荡产。技术上看,不管什么原因导致资产价值下降10%以上,银行就满足了资不抵债的破产标准。所以,笔者不理解当年为什么有政府官员信誓旦旦地说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50%银行都能承受。即使房地产信贷规模本身不足以拖垮银行,房地产下降了50%,银行其他的资产还能独善其身?
第二,利率风险。银行的收入来自存贷款利率之差,利率风险在利率管制时代被隐藏、变形和转移。净息差又稳又大,只要客户还款不出问题,基本是闭眼挣钱。放开利率之后,息差不仅将会缩小,利率的波动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世界发达国家的净息差一般在1%~1.5%上下,时常可见不及中国一半的例子,利率波动更是日常经营和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第三,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特性是信贷资产的收益和损失呈现出强烈的不对称性。收益不过是几个百分点的利息,而一旦客户违约,损失的本金可能远远大于利息收益。所以,信贷业务靠的是大数法则,利息收入类似于保险费,多个贷款的利息方可弥补一个贷款的损失。700亿贷款有2.5%的收益,也有可能变成2.5%的坏账损失。根据公开的统计数字可知,目前国内大行公开报告的坏账率均在1%左右,股份制行、城商行等依次增加。有人曾估计上世纪90年代各大行坏账剥离时的实际坏账率可能高达30%!
当然,银行可以利用抵押物消除或缓解信用风险,但就纯粹意义的信用风险而言,信用主体的信用等级与有无抵押、抵押物的价值基本无关。抵押物只是在客户违约无力还款时减少本息损失的被动应对。而且,长期来看,过分依赖抵押物处置和收款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培育,与金融业赖以生存的信用基石严重错位。常见的第三方担保则是一种信用增级,实质是另一个具有更高信用等级的信用主体为被担保方附加一份保险,分散一部分信用风险。
第四,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可以说是银行的命门。如果说上述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抵押、担保等手段来缓解,也容易理解,那么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则具有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特殊性,流动性管理也算是行业的独门秘籍。流动性对应在传统企业里就是考虑流动资金是否能够满足日常运营,债权债务到期节点上的资金安排,供应链上下游的应收应付,以及大投资项目的后续融资等。所出问题亦即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资金链断裂。而在银行,除去这些常规的流动资金问题,更重要的一个独特因素是负债的构成。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为什么银行最怕挤兑。
按照国内银行现有的存款结构看,活期与定期存款大致各占一半,其中公司存款中的活期比例稍高,个人存款中的定期稍高。以建行集团2012年报数据为例,公司客户存款总额6.2万亿,活期3.8万亿,定期2.4万亿;个人存款总额5.1万亿,活期2.1万亿,定期3万亿。公司和个人存款总额11.3万亿,活期、定期分别为5.9和5.4万亿。
由上述定期活期的比例,可以推断笔者上文假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在该行中,1000亿存款中定期、活期各占500亿;而在贷出700亿、存放央行200准备金后,只剩下100亿存款和100亿资本金。也就是说,该行要用100亿到200亿的现金,应对随时在流动的500亿活期存款。只要在任何一个时点,每个活期账户流出20%左右,银行将立刻陷入流动性危机。这也就是为什么银行最怕挤兑的原因。这和通常所说的短融长投道理相同,只不过银行的现金流出由于负债结构的原因更加难以预料和控制罢了。
以上分析中,笔者只是把存款结构超级简化为活期和定期,也没对贷款做任何期限结构的假设。资产负债管理属于银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与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交叉重叠、相生相伴,也是银行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国外有些银行已经把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功能与流动性和资本管理功能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设置如Treasury, Liquidity and Funding Management之类的部门,不仅是作为本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还可利用自身的头寸在对冲风险方面帮助客户,成为一个准利润中心。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该部门的技术含量。
第五,信誉风险。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通常所说的银行的信誉风险分解为“信”和“誉”两部分。“信”可以说是银行本身的信用,比如国有大行的信用基本可以等同于国家的信用,股份制银行的信用最多等于大股东的信用,以此类推。储户之所以放心存钱在国有大行就是因为有国家的信用背书。其他股份制或民营银行在放开存款利率之初就率先提高存款利率,实质是在补偿自身的信用水平。否则是无法同具有国家信用的大银行争夺客户存款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实现银行体系有效的信用补偿,并在全行业范围实现银行对储户的信用保险。
“誉”则是指银行的声誉,代表了社会公众对银行服务水平、客户体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它可能给银行业务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与银行的信用等级并不是一回事。比如马云个人虽然信用扫地(个人意见,可能有失偏颇),但这个信用不能混淆于未来阿里银行的信用评价,而更多是对阿里银行声誉有影响。
第六,操作风险。指的是因为诸如系统故障、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中国现实语境下,内部人员的违规,里应外合的欺诈均可归为内部控制的缺失或无效,是最突出的操作风险。法制不彰、道德失范的社会,这类风险就无需多费笔墨了。
最后,谈谈笔者自己向来反对的阴谋论,这不妨视为民间资本兴办银行的第七大风险。因为笔者实在无法忘记中国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个现实——政府在这个时刻放开小贷和民营银行外加理财产品,无论舆论上是如何将其宣传成重大改革举措,客观上都起到了化解银行体系风险、让民间资本接盘的作用。这和当初建立股市,扶持惨淡经营的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造异曲同工。当年参与改制的民间资本确实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也有大量的烈士牺牲。如今社会整体财富存量比当年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可也别忘了,如今的银行业资产更是大到了120万亿的规模,国有5大行便占据了大半个江山。而股市规模到现在也不过20万亿量级。如果哪天系统性危机发作,或者仅仅是流动性趋紧,短暂的“钱荒”就能让没有足够信用支撑的民营银行瞬间崩盘。到时候几个巨无霸大银行可以轻松低价接手小银行,他们回望这些民营小银行时,感觉不过是审视一个个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大储蓄所。
这样说并非是一味的负面劝诫,只不过想提醒民营资本别忘了积极开放政策后面的强大竞争对手。政府开放金融绝对是长期利好,但是政府开放时机的选择却并不是为了民营资本的利益最大化。与其冲得太猛被政府绞杀,不如谨慎前行,等着给别人收尸。以这样的战略心态去博弈,并非坏事。 (作者系加拿大RiRe顾问公司执行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