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评论:“万人计划”恐难破解中国诺奖困局

2013-10-31 16:39:00 来源: 西安日报 
字号  

  2012年9月,“万人计划”启动实施。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其中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10月30日《人民日报》)

  随着2013年诺贝尔奖的出炉,再次将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时间表推到前台。

  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的美誉,为何如今中国只能对诺贝尔科学奖望而兴叹?细究原因之前,还是看看令人尴尬的现实:一是搞科研项目急功近利。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要求过于“指标化”,一年在什么样级别的刊物上发多少篇、多少字的论文,并把这些与物质待遇挂钩。在这种“多快好省”思维的指引下,这些为稻粱谋的科研人员如何有心思问鼎诺贝尔奖?二是学术体制“官僚化”。学术体制大多依靠行政命令方式运行,官员与学者身份叠加、利益输送,羁绊了科研学术的进步发展。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的庭审供词,无意中将早就备受诟病的院士评选制度,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们发出质疑:参评院士也要花钱?

  不得不承认,科研是一份“烧钱”的工作。国家在“万人计划”的支持上,无论是经费、政策还是服务,我们从里面看到的都是“经费”二字。中国无缘诺贝尔科学奖,真的是经费不到位吗?

  还是让我们看看,目前中国科研经费存在的病症。一是科研项目已经成了一个“圈钱项目”。据中国科协调查,我国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二是基础研究成为科研短板。我国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比重仅有5%,相比于美国18.97%、韩国18.18%、日本12.27%,明显存在巨幅落差,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3年来9次空缺。更可怕的是,出于利益上的考量,很多科学家将相当的精力投放到来钱快的项目上,沉下心来搞基础研究的人数比例逐年下降。

  经费只是表面问题。改变畸形的学术体制,抓好整个基础教育环节,这才是破解诺贝尔奖困局的根本之道。在大幅增加科研机构经费,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的基础上,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改进两院院士选举制度,改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打破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利益共同体”,让科研人员回归实验室,才会实现“诺贝尔奖在中国将成常态”的美好愿望。(王成艳)

[作者:吴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