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人行道上的违建
商铺私设地锁
“这里的违建,有好几年了。城管来过,查过,没用!一直就这么维持着”,东恒时代小区居民小方指了指不远处一排门面房。
顺着小方指引的方向,可以看见,在日坛小学东恒校区南侧院墙外,有一条宽阔的马路。马路北侧有完整的绿化灌木和人行道,而马路南侧,一大段绿化灌木和人行道被门面房占据。这些门面房,分别被汽车维修、餐饮、教育等机构分租,经营种类丰富。
记者进一步走访得知,这一排属于违建的门面房,不但挤占了绿化和人行道,还涉嫌触碰铁路保护线。而这片违建的土地属于八里庄街道,门面房一半为私人经营,一半为街道经营。部分商铺经营者正是向街道租来了门面房。
行人被迫走机动车道
东恒时代位于东四环和京通快速的交角东北侧,从房产中介挂出的广告可以看出,这里的房价均在4万元/平方米以上。在寸土寸金的CBD,东恒时代算是闹中取静,在工作日的白天到这里走访,几乎看不见什么行人,宽阔的马路上也少有车辆经过。
日坛小学东恒校区院墙外,这条宽阔的马路叫华堂后街,在白天也一样冷清。一排门面房矗立在马路南边。门面房约100米长,一共约有10个商铺在此租房。房子的外立面以白色为主基调,屋顶是蓝色,多数是两层小楼。小楼属于简易房构造,装修风格一致,宽大的门窗。不过,个别租用门面房的商铺,追求自己独特的风格,对门面进行了个性化的外观改造。比如一家餐馆装修成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模样,另一家餐馆则是韩国风格。
门面房整齐而漂亮,但仔细观察房屋的边缘,就能发现问题所在。门面房几乎全部建设在人行道上,原先的人行道只有一小部分暴露在外。而且因为个别商铺进行了重新装修,把商铺的入口进一步向路面延伸,几乎把人行道全部占满。为了方便顾客们停车、容纳更多车辆,有些商铺自行设置地锁,把原先路边的侧方位停车位进行了“改造”。
在门面房和车辆的挤压下,留给行人的空间变得非常有限,多数行人选择绕道而行,避开人行道,直接走到机动车道上。东恒时代居民小方说:“别看白天挺安静的,一到晚上可热闹了,我们只能躲开汽车,绕着走。”
违建一“屁股”坐在铁路边
小方觉得,违建门面房侵占了原本属于公共资源的绿化灌木和人行道。其实小方不知道,这些违建门面房还涉嫌侵占铁路的空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东恒时代距离地铁一号线四惠站很近,每天早晚高峰,换乘地铁的人群匆匆忙忙。他们每天往来于此,却可能不知道,在一号线以北不足300米的位置还有一条铁路线。这条铁路线如今只剩下一个功能:给国华热电厂运煤。国华热电厂在四环内,四惠桥西北角,主要是向天安门以东的北京市区集中供热供电。从四惠桥上长安街,往北看,那根大烟囱就是国华热电厂的。因为国华热电厂的存在,这条小铁路一直存在,并且穿过了很多高密度的居民小区。
东恒时代的违建门面房,北面的“头脸”朝着日坛小学东恒校区,南面的“尾巴”却甩到了铁路线边。从铁路线的方向看过去,违建门面房几乎是一“屁股”坐在了铁路线边,距离铁轨的距离,目测只有5米左右。
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第一章第十条规定: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违建门面房的存在,显然是侵占了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为方便附近居民出行,就在违建门面房西侧,横跨铁路线,有一条铁路岔口。据管理岔口的铁路工作人员介绍,这条铁路线每天只有一辆火车经过,其余时间,这条岔口全供行车车辆横穿铁路线而用。
“这一片的违建,看看也知道,肯定是距离铁路太近了。不过,这块儿好像没人管,我记得大概是六七年前吧,有城管来过,那时候还在建呢,也扒过,可是后来还是建起来了,也没人再管了。”
年租收益高达二百万
按照铁路工作人员的说法,东恒时代的违建门面房,已经存在数年时间,且曾经被执法部门关注,却一直没被处理。记者试图联系朝阳区城管执法大队,不过电话一直处在占线状态中,无法联络到。
而租用门面房的商铺经营者则对房屋是否属于违建并不关心。记者采访时发现,有些商铺已经在此租用门面房多年,且有长期租用下去的打算。一个商铺的经营者告诉记者:“我们店在这里也小有名气了,轻易不会打算搬走的。”在一些点评网站上,食客们对栖身于这片违建门面房中的餐馆评价还不错,其中几个连锁餐馆确实经常招待回头客。
在一家商铺里,老板向记者透露,他的门面房大约一百多平方米,两层,一个月的租金约3万元人民币。这家商铺的面积,在这一排违建房中,算是中等面积,一年的租金核算下来约36万元。类似这家规模的商铺,在这排违建房中,有约五六个,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商铺。这排违建门面房,据粗略估计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一年的租金估算约在200万元以上。
违建门面房中央的几间房,正在装修,记者上前询问,装修工人表示对房屋的归属不清楚。不过,记者在房间的一角看见了八里庄街道环卫绿化工作管理站的标牌。
违建背后是主管街道
记者向租用违建门面房的商铺咨询,该去哪询问租房信息,得到的回复是,“可以去八里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问问。”
顺着违建门面房前的这条华堂后街往西走,到远洋天地附近就能在底商找到八里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一进门,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可以租用日坛小学东恒校区对面的门面房,得到的回复是:去楼上问问。
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二楼,另一名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
她告诉记者:“门面房已经没有可租的了。”这名工作人员说,门面房已经全部被租完。记者接着咨询了租金,她说:“那排门面房的东半片,百十来平方米面积的话,一年20多万吧。二楼的大概是这个价,一楼更贵。”
问起门面房的归属,她透露,门面房东半片是属于私人经营,西半片是街道管理,但是现在已经全部租满,“我们管的这片都是长期租约,十几年的合同,现在没有空的。”这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些门面房是“临建,没有房产证,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拆了,今年就闹过一阵子。”
据记者向周边群众了解,这片门面房的兴建是由街道出地,一半由私人经营,一半由街道经营,因为种种原因,一些执法部门前来执法,却没能彻底解决问题。
街道建违建外地也有先例
由街道管理的违建,对外出租盈利,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这样的案例确实曾经真实存在过。
2010年《天津日报》报道,南开区万兴街街道办事处搭建的违章建筑已经10年,却屹然不动。万兴街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这片建筑是1999年建的,当初是一条臭水沟,蚊蝇滋生、杂草丛生。街道办事处找来工程队将臭水沟填平,把杂草除净后在上面盖了几间活动板房。该负责人承认该处房屋没有手续,且对外出租使用。南开区综合执法局万兴大队负责人对该片违章也了然于胸。“这片房子是街道建的,没有手续。按说,是该拆除,但是,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有很复杂的原因……但是,真要拆除,恐怕很难……”该负责人说,类似问题在万兴街还有很多。
2013年《扬子晚报》报道,在南京市幕府西路附近有一处违建群,执法部门在今年6月曾经进行过拆违,然而最近拆违工作却停止了,已经拆了一半的违建竟然又“起死回生”,现在正在重新翻建。这次搭盖违章建筑的竟是本该负责违建管控的当地街道。因为违建业主和单位在拆违过程中诉苦说有“困难”,当地街道和城管部门选择了“人性化执法”,拆了一半的违建不拆了,退而选择修建一堵“景观墙”。
文并摄 D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