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长春大学老师蔡元光偶遇冰雪路面,车辆受困,拖车困难。她的学生们为帮老师解决拖车难题,发明了自救绞盘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前几天,这项发明还获得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发明自救绞盘获国家专利
24日,记者来到了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实验室,一个直径约40厘米,重约7.5公斤,类似机械爪一样的“怪物”摆在实验台上。
参与设计的学生罗毅告诉记者:“这个装置名叫‘汽车自救装置’。”记者看到,该设置一头有一个机械爪,另一头设有一个绞盘。
随后,罗毅来到室外,演示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罗毅将机械爪固定在一个轿车的轮毂上,然后从另一头的绞盘上抽出牵引绳,捆绑在一棵树上。
“车辆被困时,把这个装置安在驱动轮上,然后把绞绳固定在固定物体上,驱动轮带动绞盘不断转动,收回牵引绳,可以缩短固定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达到了牵引汽车脱困的目的。”罗毅说,这个发明是由他和陈思吉、张弘等5名同学在老师蔡云光的指导下设计的,目前已经获得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旨在为帮老师解决拖车难题
“我们设计这个装置的初衷是想帮老师解决汽车打滑被困的问题。”罗毅说,蔡云光老师家的小区在冬天经常出现冰雪路面,所以很容易出现汽车打滑被困的情况。和老师在一起聊天时她提起了这件事,并说每次被困她都得请邻居帮忙推车,要不就得找拖车公司帮忙,每次找拖车至少要花费200元钱。
陈思吉告诉记者,他是学财务专业的,他在长春做了一个市场调查,我市目前有大约53万到57万辆轿车,每年大约有五分之一的车辆遭遇拖车问题。
罗毅讲,他和陈思吉、张红等5人曾经组成科研小组参加比赛,所以有一定默契,遇到这个问题就马上立项,找老师寻求技术指导,向学校申请实验室。
发明获全国大学生设计二等奖
罗毅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绞盘都是自带动力型,使用蓄电池和电机,笨重的电机导致绞盘体积大,价格高,适合大型车辆携带,却不适合家用轿车安装。”于是他们就把发明定位在以轿车自身为动力,设计纯机械绞盘。
陈思吉讲,在这个项目中,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了抓手和左右轮通用问题。只用了1年他们就将梦想变成现实,并且获得了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据他们了解,他们的发明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件依靠车轮为动力的纯机械绞盘。
“以我们的市场售价,按照长春市的市场来看,如果57万辆车中的五分之一选择使用这套装置,大概每年会盈利近900万元。”罗毅说。
指导教师蔡云光告诉记者,这一发明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还在10月13日至18日,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市场价值潜力巨大。(记者 康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