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弃婴
琳妮出生于2002年5月13日,不久后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在街上,后来孩子从岑溪辗转送到了自治区德胜社会福利院。
“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我和她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的。”芬兰人玛娜幸福地回忆。2003年12月,经过严格的涉外收养程序,不满两岁的琳妮正式被玛娜收养,成为其女儿。
伊丽的经历和琳妮相似,同样也是弃婴,她2003年2月12日出生,后来也从岑溪送入德胜社会福利院收养。2004年6月,格林夫妇通过中国收养中心,办理了合法的手续后,收养了当时年仅一岁多的伊丽。
视如己出
玛娜是芬兰的一名建筑工程师,一提起爱女琳妮,现年40多岁的玛娜脸上就浮现出无限慈爱、幸福的表情,“她聪明又懂事,逗人喜爱,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她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拥有她实在是我的幸运和福气!”
如今,11岁的琳妮已上小学五年级,玛娜发现女儿对艺术很感兴趣,就让女儿学习弹琴、唱歌等。因为女儿来自中国,玛娜也开始走进中国文化的世界,墙上挂的是中国画,桌上摆的是双面绣,经常让女儿穿上旗袍等中式服装,鼓励女儿用筷子进餐,把她的房间用大红色等中国传统元素来装饰……而且,玛娜现在每周还抽出时间把琳妮送到当地华人开设的语言学校学习中文。
“现在琳妮基本能够听懂简单的汉语,还能说‘谢谢’、‘对不起’等一些简单的中文。”说到这里,玛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当问起收养的孩子同亲生的会有什么不同这个话题时,玛娜说,她一直将琳妮视如己出,没有觉得收养的和亲生的有任何区别。
现年均已50多岁的格林夫妇,丈夫是地方教堂的一名牧师,妻子则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教师,他们本身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3个孩子对从遥远中国来的伊丽妹妹,一点也不排斥。而且,伊丽对白皮肤、黄头发的哥哥姐姐一点也不陌生,每天一起玩耍生活,其乐融融。
对女儿伊丽,格林夫妇百般呵护,几乎每年都要带她去一次中国旅游。他们希望孩子能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夫妇俩说:“她很聪明,学习很棒,她以后一定是个出色的孩子。”现在,格林夫妇还多收养了一个来自中国青岛的小女孩。
万里寻亲
玛娜和格林夫妇两个家庭,一户在芬兰,一户在英国苏格兰,相隔几千公里,他们是如何结缘的呢?原来,因为两家的收养地点都是德胜社会福利院,由于多次在福利院相遇,两家人因此相互认识,两个家庭由此结缘,大家经常通过电话交流、联系,往来也日益频繁,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而且,每次去中国旅游,大家也经常是结伴而行,而琳妮、伊丽这两个孩子,也因此成了最亲密的好伙伴。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玛娜和格林夫妇都发现,孩子会好奇自己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我的头发是黑的?皮肤是黄的?”“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关系到她们的性格、社会观、人生观等。经过慎重考虑,他们都亲切地告诉孩子,中国还有生她的爸爸妈妈。结果孩子知道后都非常吃惊,一个劲地追问自己亲生父母是谁,现在在哪里……看到孩子这样思念自己的亲生父母,玛娜和格林夫妇相约决定:一定要找到孩子在中国的亲生父母,让孩子的人生没有遗憾。
可这跨国寻亲谈何容易呢?
几经周折,玛娜、格林夫妇找到了在广西南宁从事翻译工作的全球女子教育基金会的中国负责人徐意伟,请求他为在广西出生的女儿寻找她们的“根”,徐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帮忙。然而,多年来却一直没有结果,但他们并没灰心,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孩子亲生父母的信念。
去年10月9日,玛娜和格林夫妇、徐意伟,来到岑溪市,去街道、市场、医院等地方打听、了解孩子当时被发现的情况,还通过当地媒体发布寻人启事,希望能找到寻亲线索……大家做了很大努力,却是未果而归。
今年10月10日,玛娜和格林夫妇带着孩子,偕同来自广西女子教育基金会的人员等一行共10人再次来到岑溪寻亲,他们在寻亲的行程中参观了岑城镇紫坭小学,并对贫困女童进行资助。令人遗憾的是,最终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不言放弃
“我们之所以要找亲生父母,是想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吗?身体如何?对亲生父母的一切,我们都很感兴趣。此外,我们还想了解自己的真实生日,以及我们是否有兄弟姐妹……”通过徐意伟的翻译,记者了解到琳妮、伊丽的所思所想。她们相信父母当初抛弃她们,是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和原因,既然寻找他们,对他们就绝不会有恨意,只希望找到后有更多的沟通与理解。
玛娜和格林夫妇均表示,请孩子的亲生父母放心,如果能找到他们,不会责怪他们当初的行为,如果他们遇到了困难,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因为他们送给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礼物——一个可爱的女儿。”他们只是希望孩子的亲生父母知道,他们的女儿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这次依然没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还会继续寻找下去吗?”记者问玛娜和格林夫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她们表示,寻亲之路将会继续走下去,坚信通过努力,终有一天会圆寻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