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刚刚驻训归建的南空某团任务分队即将再踏征程,奔赴东北某地挑战全新的训练课目。今年以来,该团相继攻克远航大航程飞行、远航协同搜救、大强度连续搜救、通信中继联络等全新课题,实现了陌生地域转场吊救、夜间陌生环境吊救等高难课目的常态化训练。连续突破背后的原因何在,为此,笔者走进该团,探究他们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奥秘。
一起特情演变为一次高难训练科目 在该团,笔者听到了一则“老百姓救假人”的故事。不久前的一次湖面吊救训练中,该团救生员吴少东在勘察吊救目标时发现,本来置于湖中央的假人被“热心”的老百姓“救”到了岸边。
老百姓的“善举”为一次例行的训练制造了“特情”。此时,假人前面是水塘,右边是一张两米多高的网,左边是一棵4米多高的树,后面是一个斜坡,情况十分复杂。指挥部在全面掌握情况后,下达命令:将训练课目改变为复杂环境下搜救,继续执行救援行动。
一起特情最终演变为一次高难训练科目,这个颇有些“大胆”的实践背后,体现的是该团组训理念的更新。
今年年初,该团在制定年度训练计划时,就明确提出,要放开训练条件,把部队置身于逼真的环境中锻炼,演练各种搜救情况,把陌生的变成熟悉的,把意想不到的变成预料之中的,缩短训练与实战的差距,提高部队核心军事能力。
他们从理论学习抓起,瞄准实战要求,积极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搜索营救战术理论研究学习,组织航理学习评比活动,全面提高官兵航空理论水平;按照“全员全程”的原则,组织全体空勤人员进行直升机复杂环境搜救普训,一个不落提高能力素质;以低空、海上、夜间、山地为训练主要背景,全面验证飞机不同条件下航程和作战半径……
创新训练模式培养“心有灵犀” 走进该团官兵的宿舍,你会发现这里大有学问,一个宿舍的两名官兵必然是一名救生员搭配一名绞车手,或是一名空中医生搭配一名空中卫生员。
该团团长杜雪冰告诉笔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他们之间的协同能力和默契。
多年的航空搜救实践后,该团组训人员发现,协同能力,是影响航空搜救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一个机组中,只有救生、领航、机务、卫勤保障等各岗位人员密切协同,航空搜救才能顺利施行,为此,他们以提高协同能力为出发点,大力探索改革部队训练模式。
在“改空”训练完成后,机关会特意安排救生员和绞车手、空中医生和空中卫生员结成对子,同住一个房间,有意识地让他们平时同吃、同住、同训练,有时候连打球、玩牌都配成一对,达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心有灵犀”。
在日常训练中,落实“双向讲评”制度,让搭档训练的人员互相讲评对方存在的问题,不讲情面,不留死角。
在训练课目设置中,加强夜间搜救、复杂环境搜救等对协同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目训练,以提高训练难度来强化官兵协同能力。
一系列的训练模式创新显著提高了机组人员协同能力。今年3月份的一次演习中,救生员陈泉在施救过程中,吊救钢索意外绕到了他的头盔上,绞车手赵伟敏锐地发现了这起特情,然而,平时惯用的手语中并没有写入这种新特情,危机关头,赵伟递给了陈泉一个危险的眼神,将特情化险为夷。
挺进远海突破训练“禁区” 因为没有备降场地、气候条件复杂、容易迷航等特点,远海搜救在航空搜救领域,就像珠穆朗玛峰之于登山者,既是“禁区”,也是验证其能力的“试金石”。
该团党委意识到,要想检验部队战斗力提升与否,必须真正向远海挺进!
今年5月20日,该团首次组织远海大航程飞行,数架直升机组成编队,犁波踏浪深入远海,在几个飞行日里,多次刷新搜救直升机海上最远航程纪录,同时还在远海环境中验证了某型直升机自卫干扰系统的效能,进行了远海动物活体试验等新课目的实践。
8月8日,该团首次在远海与某救捞局舰艇开展包括船甲板吊救等课目的海空协同搜救演习,出动搜救直升机2个架次,成功在某型登陆舰上救起2名“重伤员”。
一系列的演习演练实践后,他们总结出了远海飞行中针对天气骤变、海上迫降、迷航等特情的多套应对方案,撰写了《海上飞行及船甲板吊救实施要领》等实用性强的教学材料,锤炼了海上搜救任务中机组与地面、机组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协同能力和搜救直升机与其他机种之间的信息互通能力,将远海环境从“禁区”变成了战法训练的“校验场”。(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钱人源 张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