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农在田间焚烧稻草。记者金振强 摄
时隔一年,雾霾再次卷土重来,笼罩武汉。
截至昨天,武汉再次出现连续6天的雾霾天气。其中10月20日,中心城区大气中的PM2.5的浓度,最高达到176微克/立方米。武汉地区周边农田大肆焚烧秸秆,也是造成武汉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最近,本报记者驱车300余公里,深入江汉平原腹地,行走于乡野田间地头,探访稻田秸秆焚烧现状。
江汉平原“遍地狼烟”
10月8日,太阳高照、风大。
江汉平原广泛种植的中稻已完成秋收。出武汉西上汉宜高速,驱车驶出蔡甸永安的丘陵地带后,就进入了江汉平原汉川境内。
一望无际的田野,满眼尽是枯黄的稻草根茎。虽然是中午时分,浓雾仍未散去,空气里弥漫着丝丝秸秆焚烧的焦糊味,没有一丝“秋高气爽”的感觉。
从汉川到仙桃的路上,视线所及,秸秆焚烧的烟雾时隐时现。过火后变黑的稻田,不规则地分布在田野间,看上去特别刺眼。
318国道仙桃市干河街路段,楼子台村2组的老农赵爹爹正借风势焚烧稻田秸秆。熊熊大火蔓延开来,浓烟滚滚直向天空升腾。他的稻田里,20多厘米高的根茎上,覆盖着收割机吐出的稻草。
“这几天天干、风大,烧起来快。”74岁的赵爹爹说,他的儿子在外打工,打电话催他赶紧烧掉地里的稻草。过些天,他的水稻田就要进行耕种,准备种植油菜。
3亩地的秸秆,仅30分钟就烧得精光。
从汉川市到荆州市公安县,驱车大约300公里的距离,记者至少看到了不下20处稻田正在焚烧秸秆,至于已经烧过的稻田,更是不计其数。实际上,江汉平原焚烧秸秆从9月初开始,已持续了一个多月。9月21日至22日,荆州市公布的PM2.5数据显示当地空气质量一度为重度污染。接下来,晚稻收割之后,江汉平原还会出现“遍地狼烟”。
遗弃稻草“一烧了之”
稻草,对现在的农民来说,已经几乎没有价值。焚烧,或许是最好选择。
63岁的仙桃农民张师傅,是楼子台村的农机手,常年给人耕地。他说,稻田里的稻草不处理掉,农机无法翻耕土地。若是让稻草在地里腐烂沤肥,时间太长,农民等不起。
离仙桃城区不远的干河街楼子台村,村民几乎用不着稻草。村里90%的农户烧火做饭不再用稻草秸秆,普遍改用干净方便的煤气。
张师傅说,大约在8年前,农村耕种机械逐步普及,耕牛慢慢消失,农民再也不用囤积稻草喂牛。
事实上,收割机的普及,是江汉平原大面积秸秆焚烧的直接诱因。监利县新沟镇农民朱师傅说,大约在6年前,收割机直接开进了地里,农民改变了原先人工收割水稻,然后将水稻挑回家脱粒的传统生产方式。
“收割机在地里就完成了脱粒程序,稻草直接吐在地里。”朱师傅说,没有企业收购稻草,农民也就不愿意花费人力、财力将没用的稻草运回家,留在地里的稻草只有焚烧,然后变成肥料。
“禁烧令”成一纸空文
10月5日,国庆假期,荆州市农机办副主任曾德才,依旧在公安县巡查劝阻农民焚烧秸秆。
为阻止烟雾扰城,荆州市于2011年率先出台“禁烧令”。作为“禁烧令”的执法主体,荆州市环保局和农机办的工作人员奔波于该市多个县市,但效果不佳。
“执法很难。”曾德才说,此次秋收期间,荆州市“狼烟”四起,执法人员靠口头劝阻很难“禁烧”。尽管他们可以依法处以20元罚款,但农民一般是点火后就离开了,执法有难度。
在曾德才看来,解决秸秆焚烧现状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利用。然而,荆州市农业局出具的材料表明,稻草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现实困难。“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夏收和秋种时间紧迫,农活繁重,加上造纸、板材等企业对秸秆的收购价格偏低,农民收集处理秸秆的积极性不高。”(特派记者张勇军 蔡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