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一大笔钱”——正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用这样一个关键词,来说明中俄的能源合作。他说,俄罗斯每年要向中国增加1000万吨原油供应。十年总体来说可以达到1亿吨,总金额达到850亿美元。这一金额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大笔钱。
实际上,“一大笔钱”不止在买原油上,还包括石油技术合作。中俄联合建立天津炼油厂,这一高科技项目采用“最先进的石油加工技术”,其中俄罗斯石油持股49%,中石油持股51%,项目投资50亿美元。
更广义地说,“一大笔钱”不仅是石油,还包括天然气和核能。梅德韦杰夫说,中俄目前已经基本商定未来对华供应天然气的定价公式。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将在签署东线管道对华供气合同后,立即同中国开始西线供气的谈判。双方已就俄罗斯对华供气合同的非常重要的条款达成协议。另外,目前由中俄合建的田湾核电站进展顺利。俄方很愿意参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核电站项目。
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在不断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6亿吨石油,是国内石油生产量的3倍;到203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每天14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高达到74%。而俄罗斯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石油探明储量126亿吨,仅次于沙特,位居世界第二。这意味着,中俄能源合作大有潜力可挖。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此做出评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每年消耗石油近4亿吨,1亿吨以上的缺口依赖进口来弥补。俄罗斯是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大国,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2.9%。这次向中国增供1000万吨原油,能不能理解为中俄能源合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韩晓平:实际上我们每年都会新增将近2千多万吨的原油,有的时候可能还会更多一些,俄罗斯的原油供应对中国来说应该还是一个补充。俄罗斯这些年来面临了非常大的问题,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后,全世界都在增加天然气的供应,欧洲更多的使用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之后也减少了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而俄罗斯是一个依靠能源出口来换取外汇来维持本国经济的一个国家。这些年来社会这方面的挤压,它们也希望找到新的出路,而中国迅速增加的市场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未来保证它们继续维持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环节。
除了增加石油供应,中俄联合建立天津炼油厂,这一高科技项目采用“最先进的石油加工技术”。合作建厂模式,下一步有没有可能在更宽的面上开展?
韩晓平:首先中国在这一次的合作中也特别强调了今后进行本地核算,中国也进一步向俄罗斯开放市场,原油如果进行交易,大概一桶油也就100美金左右。如果你把它变成成品油,按照北京目前的价格,一桶油就可以卖到200美金,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所以俄罗斯一直希望能够进入到中国的终端市场。如果在中国建立炼油厂,那它1600万吨原油运到天津的炼油厂,然后把它再炼成成品油,销售给中国的市场。而如果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不仅仅是成本油,还可以炼出更多的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在中国的市场可以卖一个更好的价格,对于俄罗斯来说它非常期望能够达成这笔交易,最终把这个厂建起来。
在石油领域这样的一种合作模式是不是就属于一种深度的合作了?或者说这样的一种合作比之前的光卖油是不是更有意义?
韩晓平:这一次合作除了油以外还有天然气,现在中俄之间要共同参加投资,因为俄罗斯在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只有500万人口,工作人员非常不足,资金也非常不足,如果中国能够参与,会加速天然气的开发。除此之外,中俄还要加速田湾核电站的建设,现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已经建起了两个核电站了,就是前面一期二期,目前运行都不错。
另外俄罗斯还同意中国共同参与在黑龙江的上下游流域中建设一些水电站,向中国供电。俄罗斯境内水电的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些水电站,把这些电力输送到中国来,可以减少本地区的污染,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对双方应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除此之外还会进一步的考虑在俄罗斯建立一些火电站,然后把电输送到中国来,
总体来说两方的合作是越来越密切了,但是大的背景也是由于美国的能源独立,美国减少了石油依赖,增加了对石油输出国的压力,中国也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机遇来跟俄罗斯进行合作,来保证中国能源的供应。
俄罗斯会尽快通过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另外在核电、水电这方面的合作意愿也非常强。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一种合作是不是会让我们的用油、用气、用电更便宜、更方便?
韩晓平: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虽然跟俄罗斯在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按照国际市场支付这样一个价格。比如说你买油,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那么俄罗斯就会把这个油卖给其他人,没有必要一定要卖给你,所以双方之间当然价格上是有一定优惠的,但是我们的价格不太可能大幅度的低于国际市场。俄罗斯输送过来还会有一定的输送成本,最终跟我们沿海输送过来的油的价格应该是基本相当的,对于大家来说恐怕进一步的节约能源恐怕还是一个关键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