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态廊道 串起郑州鲜活的记忆

2013-10-10 16:36:12 来源: 郑州日报
字号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吴兆喆

    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生态气息在河南省郑州市交汇。

    穿过蜿蜒绵长的条条生态廊道,我们知道轩辕黄帝在这里创业,我们听到禅宗少林响起的钟声,我们读着杜甫、李商隐、白居易,我们在嵩阳书院探寻程朱理学的思想。

    繁荣的都市通过一条条生态廊道与宜居的田园相融,构建出城乡一体大都市的新风貌。

    中原经济区、国家中心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当数以百万计的人潮涌向这里,在这里拼搏、安居时,生态廊道作为市民绿色生活的轴线,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力量。

    强劲的交通动脉与绿色的城市路网在郑州构接。

    从走廊式交通,到枢纽式交通,再到领跑1小时经济圈,生态廊道为加速交通动脉注入了新鲜血液,一颗绿意奔放、充满活力、辐射力强的新星正冉冉升起。

    “只有锲入建设森林郑州、生态郑州、美丽郑州的蓝图,只有贯穿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始终,生态廊道才能以超越普通生态工程的魅力,提升城市品位,陶冶市民情操,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借力发力。”河南省郑州市林业局局长崔正明对生态廊道寄予热切的希望。

    绿网相连

    让城市更有品位

    斑斓纷呈的绿色路网,景致宜人的道路节点,《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感叹郑州新绿的同时,更为郑州两年来的大手笔投入所震撼。

    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完成生态廊道建设1100公里、绿化面积6000万平方米,建设公交港湾139个……郑州市2012年财政收入刚突破60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能拿出巨款投入公共绿化事业,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气的眼界和超凡的魄力。

    有人发出疑问,是不是郑州缺林少绿、底子弱?

    郑州近年来相继摘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桂冠,承办了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绿城郑州”的称谓名副其实,享誉全国。

    特别是郑州市自2005年决定创建森林生态城市以来,绿化建设更是如虎添翼,建成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两条生态景观轴线、三层生态防护圈、四条生态防护林带、五大核心森林组团,让百万亩森林时刻守护在城市周边,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了33%。

    郑州腾挪资金点睛绿色为哪般?

    实际上,郑州在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进程中,工业、农业、信息、交通等所有涉及发展战略构想的环节,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基础。

    那么,绿色的投入,究竟是怎样的情怀?它凝结了城市决策者们怎样的希望?

    “发展要实现内涵式增长,在提升城市向周边承载转移能力的同时,要维护群众长远利益,改善环境质量。”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说出重视生态廊道建设的深意,阐明了绿网相连,会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让郑州更有品位。

    (下转四版)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郑州市,在打造新一轮城市竞争力的过程中,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倾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绿色发展潮流。今天,她又以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生态廊道,串起古老的城市记忆,凝结浓郁的人文情怀,汇聚和谐的社会合力。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