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央地合作”生变数
记者获得的某省份与央企合作项目落实情况报告显示,有超过100项签约于2009年的项目,在历时4年后仍处于“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阶段。
甘肃省国资委网站显示,今年7月,甘肃省国资委副主任赵小明也在相关会议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央企项目落地总体进展情况不理想”。据其介绍,甘肃省央企项目上半年新增到位资金总额165.5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5.33亿元;新增开工项目进展缓慢,二季度新增开工项目只有1个。“央企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和项目开工情况整体上都呈现下降态势。”
赵小明分析认为,宏观经济形势不宽松、国家调低经济增速、央企全面压缩项目投资等客观原因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因素。
杨林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自己所在的市,央企项目由最初的意向协议转化为项目合同进行执行的,转化率达六七成,“已经蛮高了,市里挺满意的”。在他看来,与央企合作项目,要非常有耐心,“从签约到投资,时间跨度四五年是很正常的”。这当中会经过很多“阵痛”,受诸多因素影响。
首先,双方能不能达成“双赢”。央企赚钱,地方赚不到钱,肯定不行,反之亦然。此外,国家政策的影响。比如,由他直接负责的一个旅游项目,就未能通过合作方央企总部的评审。原因在于,央企在地方投资旅游项目,一般是搭配房地产项目一起做,而2010年以来,国资委要求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业务。“这个大方向一定,这个项目肯定就黄了。”再有,就是央企对投资收益率的控制。“央企一般希望8~10年收回成本。有些高额投资,比如几十亿的项目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它投资一期以后,发现与预期收益有所出入,就会放缓投资,或者调整最初的计划。央企作为投资主体,也有自己的考量。它是个企业,又不是福利机构。”杨林说。
部分地方政府与央企的合作“重签约、轻落实”也是原因之一。赵小明在“2012年上半年甘肃省与央企合作项目落地进展情况通报”中就曾指出,部分市州和央企在合作项目签约时表现积极、注重造势,签约完成后工作热情就有所下降,不注重落实,不信守承诺,项目落地没有实质进展。有的市州签了9个项目,只有2个项目开工,有的市州项目资金到位率仅为1%;有的央企只是象征性投入一点前期资金,还有少数央企甚至没有投入资金。
“‘央地合作’本身也不完全是经济行为,带有支援地方建设的政治任务。作为地方政府来说,认为央企财大气粗,反正要投资到各地,还不如争取它投资到我这儿。”周放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央地合作”中不排除有部分央企盲目扩张、非理性投资的行为。
“有些央企参加了众多省市的招商会,都承诺投资,用的都是银行借贷,市场行情好,利润能超过利息,项目就还能维持,如果市场行情不好,连利息都还不上,这个项目就意味着要破产。由于现在经济下行,其实暴露了越来越多的当年盲目行为的后果。”周放生说。
央企也有委屈
“过去在‘央地合作’中经常出现一种情况,‘放空炮’,答应投资,然后把地一圈,实际上并不投,过两年地价涨了把地一卖,地方政府就吃了很多亏,所以现在地方政府也聪明了。地方政府跟中央企业的博弈应该是更加激烈。”周放生说。
杨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市,在和央企合作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一种不对等,“作为投资方,央企总是高高在上,我们只能用真情实意去感化它。”
但央企也有感觉委屈的时候。一位央企内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有时候央企并不愿意投资,只不过迫于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政府的压力。
国务院国资委一位负责人曾表示,中央企业要积极融入合作省份的经济发展大格局,着力实施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高水平项目,切实加强与该省份各类企业的合作,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这样的号召在一些央企看来,“并不实用”。“从李荣融主任开始,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就采用经济增加值(EVA)为主要指标。最近一年多,央企的盈利压力非常大,不可能投不赚钱的项目。”上述某央企内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投资规模太大,或者利润太低的项目,都很难落实。”
8月22日的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项目推进座谈会上,有一个细节引人注目。只占安徽省整体面积2.7%、经济发展落后的金寨县,担当了重要角色,该县官员向与会者汇报了央企帮扶金寨的现状。在发给与会者的6份资料里,有4份是介绍金寨的。
国务院国资委似乎也特别关注金寨。2012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郭建新专程到金寨调研现代产业园建设;同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率领中粮集团等6家“中央企业郭明义爱心团队”走进金寨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并实地考察了现代产业园建设情况。
在央企与金寨的合作中,“扶贫”一直是个无法回避的主题。
“央企是不是应该肩负扶贫的使命?或者说这(扶贫)是国务院国资委的使命而不是具体某个央企的使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中层管理者向《中国经济周刊》说出了他的内心想法。
“‘央地合作’本身是一个正常现象,不要刻意地去解读。央企总要在某一个地方投资,一投资就存在跟地方的合作。特别是国务院国资委如果有所明示或暗示,央企一定会跟进的,因为他们受上头的影响非常大。”陈少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