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洪水致贫困县抚远损失36亿 去年财政收入不足2亿

2013-10-09 01:32:00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字号  

  《经济半小时》继续关注黑龙江的水灾灾情。今年8月底,受上游同江段堤坝决口影响,黑龙江省抚远县出现了洪水围城的危急局面,这个我国最东边的县几乎成了孤岛,江水持续倒灌淹没了多个村镇,100多万亩农田被淹,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抚远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怎样了呢?

  一、洪水过后的家园:抚远的近况

  《经济半小时》记者见到抚远县乌苏镇村民崔洪发的时候,他和妻子刚刚从安置点返回家中,正忙着收拾房间,并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着手准备维修房屋,以保证自家的房屋能够安全越冬。

  乌苏镇居民崔洪发:现在我们回来这几天呢主要是通通风,这个屋里的味太大,所以说有过堂风的话我们的墙能干的快一点,回来收拾完了烧一烧,还能对付住。

  在今年的这场特大洪水中,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抚远县成为洪水肆虐的重灾区,崔洪发所在的乌苏镇又是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崔洪发很庆幸房子没有倒,他现在就希望能赶紧多挣点钱,修好房子,让来年好过一些。

  乌苏镇居民崔洪发:我们住这怎么地还能打点鱼,能有点副业,我们的生活今后还得过吧。

  而抚远县浓江乡生德库村的林玉泉还呆在安置点。生德库村在同江市八岔段堤坝决口后便全部被淹没了,全村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暂时没有倒塌的也已成为危房,这次洪灾后生德库村整村都得搬迁重建

  生德库村灾民林玉泉:今年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水,把家园都淹了,现在回不去家了,房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倒塌了,回去居住的可能性不大了。

  此次特大洪灾,造成抚远县一万多间房屋倒塌,很多村屯已经无法居住,抚远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重建方案,根据区域划分决定建设六处灾民安置新村,目前抚远镇亮子村安置新村已经破土动工,力争在十月底建成。

  抚远县灾后住房重建现场指挥姜清波:洪灾过后,我们县迅速行动,科学规划,成立了灾后重建工作指挥部,我们争取在入冬前盖完一期部分工程,争取在入冬前让部分受灾群众早日住上暖屋子。

  由于抚远地区气候寒冷,进入十月份后只有不足一个月的施工期,再加上资金短缺,施工力量不足等困难限制,一部分灾民安置新村今年无法动工,这个冬天林玉泉和乡亲们都得在安置点度过。

  生德库村灾民林玉泉:现在进十月一了,天气越来越寒冷了,但是政府给我们发了棉衣棉被,保证我们取暖正常取暖,并且集体给我们供热,在一个小学入住。

  我们看到,洪水不仅摧毁了当地村民的房屋、家园,也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未来究竟该怎么办呢?再过一个月,当地温度将达到零度以下,洪水无法消退,这些村民的家园将被埋在冰雪之下。更主要的是,今年的收成已经损失惨重,而明年春天时,农田依然还是被水淹没,这让春耕变得毫无可能,明年的收成也没有着落。

  二、洪水过后的家园:抚远灾情回顾

  9月16日,记者来到了抚远县乌苏镇的赫哲新村,赫哲新村位于乌苏里江沿岸,是全国最大的赫哲族聚居村。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虽然从9月4日开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水位都在全面回落,但这个村很多房屋依然泡在水里,村子里的水还有2到3米深,进出村子还是需要乘坐机动船。

  黑龙江省抚远县抓吉镇赫哲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少东:当时这个水来的非常急,非常凶猛。现在你能看出来房子淹的这个印,最高水位的时候窗户就剩这么高了。大概也就是说20公分左右,说撤就撤,财产基本在屋子里没动。

  记者乘坐渔民打鱼的机动船进入赫哲民族村,这个村的房子还全都浸泡在水中,这是抓吉镇卫生院,记者目测这个院子里的积水至少有2米深。村子中一些房屋门窗被大水冲坏,摩托车电视机等生活用品漂在水中。

  记者:水位最高的时候到哪个位置?

  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赫哲新村村民刘怀金:到房檐了到房檐,都没了,全完了这下。

  这个村的渔民刘怀金告诉记者,他家一共有四口人,靠妻子的工资和他打鱼维持生活。因为要供两个孩子读大学,所以他家这些年都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现在他家的全部家当都泡在这大水里,不算房子,直接的经济损失就有四五万元。看着自家泡在水里的房子,刘怀金不敢想以后的生活。

  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赫哲新村村民刘怀金:啥也没拿,我连身份证、户口本都没拿,身份证、户口本都隔那了,全完了。

  这家鱼馆是村民潘秀红家经营的,现在也泡在水里,锅碗瓢盆等都浸在水中,很多物品都被冲走了。

  黑龙江省抚远县抓吉镇赫哲新村村民潘秀红:所有的家当在这儿,结婚这一年这些年置的东西全都在这儿,当时走的时候还是穿个拖鞋走的,穿个短袖衫走的。

  潘秀红告诉记者,这个鱼馆是一家六口的收入来源。家里有两个上学的孩子,一个老人,都是靠这个餐馆赚钱养活,因为今年发大水,七八月份游客来的就少了,餐馆的收入就更是少得可怜,但现在餐馆又被大水冲的七零八落。在潘秀红家鱼馆的隔壁,是郭成群开的一个小商店。村里的水稍微撤了一点,郭成群就开着船回到商店看一看。

  黑龙江省抚远县抓吉镇赫哲新村村民郭成群 :屋里全是水,东西全漂着呢。

  记者:你这个损失能有多少,你自己估算过么?

  黑龙江省抚远县抓吉镇赫哲新村村民郭成群 :卖店的货怎么说也有二十多万。没寻思涨这么大的水。

  村民:啥都没了,都在屋里头,还不都没了,油罐全都没了,谁能成想一场大水能冲成这样。

  在抓吉镇赫哲新村的村民为以后的生计发愁的时候,在生德库村,离开家整整一个月的董俊丽和邻居回到村头的大坝上,还没看到自己家的房子,她就在大坝上哭了一场。想起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建立起的家就泡在这大水中,她就会觉得委屈万分。大水虽然在一点点往下退,但村子里深的地方也有一两米深,进出村子都需要划船。她让丈夫范德森找来了一条小船,她要去看看自己家的房子。

  黑龙江省抚远县生德库村村民董俊丽:现在也进不去,就这样回来以后咋整。

  从董俊丽家破碎的窗户望进去,她家的房子的顶棚已经脱落,家具煤气罐和电视机也漂在了屋子里。邻居家土坯房被破坏得更为严重,全都浸泡在水中,一部分已经坍塌,就连电视机也被大水冲到了房顶上。

  黑龙江省抚远县生德库村村民:半辈子攒这点玩意,都没了。

  范德森告诉记者,生德库村是抚远县最大的自然村,这里住着400多户人家,两千多口人。村子有一半是泥草房,现在大部分泥草房都已经被水泡到了。记者在村中看到,不仅仅是泥草房,就连很多砖瓦房也别洪水冲得东倒西歪,很多房子里的物品被洪水洗劫一空。范德森说,他现在是真正的无家可归。这个冬天在哪过还不知道。他家今年种的200多亩地也全部被水淹没绝产,至于来年春天地怎么种?贷款怎么还?他心里一点谱也没有。现在也只能先顾眼下。

  黑龙江省抚远县生德库村村民范德森:水撤出的情况下,经济也不行了。没有钱买籽种、化肥、种地的油料啥的。现在就是维持度命,想办法打工,再重新往起来爬。家里是溜光了,啥都没有。

  范德森和董俊丽暂住的地方是抚远县最大的灾民安置点,这座刚刚空出来的学校,设施还算齐全,楼梯口摆放着热水器,有的屋子里还有电视机。这里最多住过上千人。生德库村村民董俊丽告诉记者,8月中旬从他们从村子里撤出来之后,他们一家六口人来到居民安置点,现在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前几天,大儿子一家带着孙子住进了亲属家。现在她和丈夫、儿子3个人住在灾民安置点。说起以后的日子,董俊丽就十分犯愁。

  黑龙江省抚远县生德库村村民董俊丽:在哪也不容易,现在已经走到这步咋整。

  董俊丽说,在这里一个多月,每天她都是在焦虑度过。今年家里的庄稼都被大水淹得颗粒无收,春天种地的时候贷了一笔8万元的贷款,如何归还这些钱?成了她每天思考的问题。

  黑龙江省抚远县生德库村村民董俊丽:还该了一身债务,你说你怎么活,来年都说种地,怎么种吧,贷款本身贷款你没还上,再去贷款不可能给你贷了,还能再给你贷吗?那些你都没还上,你上个人那借去,都淹这样了,今年收入都不好,在谁那能有钱借不知道怎么生活,下一步不知道咋整。

  记者了解到,这次洪灾抚远县全境有40%的农田被淹,受灾面积达123万亩。其中大部分被淹农田绝收,记者在浓桥镇和浓江乡等农业乡镇看到,大量农田浸泡在水中,一些稻田中仍然要划船才能通过。由于长时间被洪水浸泡,已经结穗的玉米,像煮熟了一样,用手轻轻一捻就会碎掉,发出很浓的腐烂味道。被水泡过的稻穗也开始变黑。当地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农田由于被洪水浸泡时间过长,现在已经开始霉烂,一粒粮食都收不回来。

  村民:不知道咋过了,回去这跟重新过日子差啥啊,这就重新过一遍,过这一辈子真的啥都没了,溜光一场大水。

  在这次洪灾中,抚远全县9个乡镇,3个农牧渔场全部受灾,61个村屯被洪水淹没,受灾人口达3.3万余人。因灾转移群众5652户,1.75万人,倒损房屋12837间。农田被淹123万亩,包括蔬菜大棚损毁、灌溉设施、堤防等等,目前初步统计,直接损失近36亿元。

  抚远县县长付延成告诉记者,抚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全年公共财政收入只有1.89亿元,这次洪灾带来的36亿元的经济损失无疑让抚远经济元气大伤。

  记者:您算没算过如果这36亿的损失全靠我们(抚远县)的财政收入的话,会经过多少年能够恢复过来?

  抚远县县长付延成:这个如果靠我们自己的话,应该说不能用几年的时间算了,我们的财力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我是贫困县,没有能力去解决受灾的情况,所以现在我们也特别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关注于这次洪灾给我们带来的地区的受灾群众的这个实际困难。

  三、洪水过后的家园:灾后的同江

  这次黑龙江省受灾的地区远远不只是抚远一个地方,地处我国境内黑龙江干流下游、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处的同江作为这次洪水中的另一个灾区,在过去一个月里成为媒体的焦点,这座名不见经传的边境小城,背后是三江平原大粮仓,有近百个农场、数百个乡镇村屯、几十万人口。高峰时,黑龙江同江段流量达每秒43500立方米,每天流量超过38亿立方米,是平时的三倍,洪水过后,眼下这里的情况怎么样呢?

  在同江市的丁香园小区,记者见到了刚刚入住的张志艳和老伴儿。在这次的特大洪灾中,老两口的家的房子被冲毁,今年冬天,他们就将在这套政府安排的临时安置住房中度过。为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同江市对受灾较严重的八岔乡、银川乡转移群众提供了306套临时住房,对306户740人转移群众进行了过渡性安置。

  张志艳:看看给我们送来的锅碗瓢盆,这里送的电器、电饭煲、盆,样样都挺全。

  黑龙江省同江市民政局局长林玉萍:我们东北这种住宅都是采取集中供热这种方式。冬天的(室内)温度应该说都达到20多度左右。

  记者:这里面不会冷?

  黑龙江省同江市民政局局长林玉萍:嗯,这些房间虽然简陋一些,但一些基本的设施都有,有洗手间和灶台,有暖气,能确保受灾的老百姓在这里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除了像张志艳老两口这样被安排在临时安置房里的人,更多灾民也陆续返回自己的家中。但临江镇合兴村的艾树发发现,自己家的房屋损毁严重,村里只能把他安排在其它村民家中暂住。

  同江市临江镇合兴村村民艾树发:灾后,我的房子已经成危房了。住不了,我现在住在别人家,政府现在能给我们解决燃眉之急,找到别人家,先给我安置了。今后打算我打算自己重建家园。

  而同村的田志林则幸运得多,家里房屋损毁较轻,只有火炕与墙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现在他正对墙体进行修补。

  同江市临江镇合兴村村民田志林:9月15号回来的,回来一看水都撤下去了。一进屋墙也泡堆了,炕也泡塌了,我们村民第二天有的就拉拉土,收拾收拾房子,扒扒炕,抹抹墙,我们搞生产自救得靠自己,有打鱼的,打工的,暂时就这样。

  虽然洪水已经退去,村民们现在想起来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的洪水还是不寒而栗。8月23日,在黑龙江干流同江市八岔乡段,洪水撕开了二百多米的堤坝后,卷着波浪奔涌而出,洪水所过之处,一片泽国。所幸村民已全被提前转移出去。

  记者:水是怎么过来的,你们看见了吗?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新颜村村民:看见了,在八岔开口,大堤开了。

  记者:然后往这边漫过来的。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新颜村村民:对。

  记者:当时的水流急不急?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新颜村村民:急,相当大了。

  肆虐的洪水不仅淹没了八岔乡政府所在地渔业村,也迅速淹没了周围的村庄和农田。这是距离渔业村不远的新颜村,也变成了一片汪洋,半截房子淹没在了水下。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新颜村村民:村子里没有人了,人都住不了。

  洪水涌来的时候,村子的妇女老人们都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男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就守在马路边,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家。对于农民们来说,这些拖拉机、农用机械是保证他们来年能够继续耕种的基础,是生活得以继续的支撑。

  记者:这水退下去得多长时间啊

  村民:一个多月。

  记者:那你们怎么办?就在岸上啊

  村民:就在这儿呆着呗

  村民刘学礼家有艘小船,他带我们到了村子里,他说自家的120垧地全淹了。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新颜村村民刘学礼:那损失可多了,就往里头,就光成本,不算收入,成本就得120垧,就得达到,一垧地得六千多。

  记者:那就七十多万。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新颜村村民刘学礼:那可不。

  这120垧地是老刘全家所有的经济来源,一下子全被洪水淹了,不仅今年颗粒无收,老刘操心明年该拿什么来耕种?老伴,儿子、儿媳都转移到安置点了,老刘不肯走,留下来守着自己的家。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乡新颜村村民刘学礼:这个水没了,我们还返回来。

  49岁的冷海江在大坝上已经留守了30多天。他说,自己留下来主要是帮着乡邻们照看一下大坝上的农机具和鸡鸭鹅等家禽,最重要的是这里随时都能看到自己家的房子。

  冷海江:水下去这么慢,可怎么办?

  冷海江说,家里的房子被淹了,现在吃饭睡觉都成了大问题。粮食都被大水冲走了,大坝上的十几个留守人员就合伙做饭,大米是大家凑钱买来的,下饭菜就吃自己打的鱼和咸菜。留在大坝上条件虽然艰苦,但冷海江还是坚持留下。

  冷海江:我不能离开这里,这里的东西需要收拾收拾,我去房子好的人家借宿,把媳妇和孩子安排在同江(安置点)。

  新颜村的村委会主任孙玉祥告诉记者,新颜村一共有412户,人口1260人,很多人家的房屋都彻底塌了,根本已经无法居住。这个村现在需要安置的有1000多人,占全村的80%以上,如何过冬成了这个村的当务之急。

  孙玉祥:(大意)马上就冷了,冬天咋过还不知道呢?

  由于洪水还没有完全退去,给损失认定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经过同江市民政局初步统计:在今年这场洪水中,同江市倒塌房屋1331户3200间,损坏房屋1228户3470间。

  孙玉祥告诉记者,往年这个季节,正是丰收在望的季节。村民几乎就是等着收庄稼数钱了,今年的一场大水,让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今年损失巨大,年初他联合了19位农民组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种了5000多亩的大豆和玉米和2000多亩的水稻。现在这些地全部泡在水里,根本不会收一料粮食,他今年的损失是600到700万元,让他担心的是,即便现在洪水从农田里退出去,一些水利设施被洪水毁坏,第二年能不能种上这些地还很难说

  孙玉祥:水毁了田地,一些排水设施什么的还得重修

  在同江市的集中安置点,记者见到了冷海江的妻子白玉玲,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和同样受灾的乡亲商量,是继续依靠政府安置还是努力想办法投亲靠友。白玉玲已经好几天没有和留在村头大坝上的冷海江通电话了,听说了家里的房子被大水冲得要倒了,她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

  白玉玲:投地里(的)都损失了,全泡汤了,一点地都没有了,啥都没有了。

  白玉玲告诉记者,自己和公婆转移到同江市已经有将近一个月了。她17岁的女儿在高一读书,10岁的儿子还没开学。现在家里种的600多亩地,平时种地都依靠贷款和民间借贷。

  白玉玲:也有抬(贷)款,1.5分利息,几年也还不上了,种五六十垧地,全淹了,你说都多有压力啊,啥也没有了。

  白玉玲说,虽然最近也听说政府会安排他们过冬,但一想到明年春天,前面依然是一片渺茫,她一想起来就会头疼。

  白玉玲:冬天没有房子住的,政府给安排吧,住一冬天,你来年春天(生活)怎么办。今年孩子开学学费虽然是交上了,但是来年孩子学费怎么办啊,一年的生活怎么整啊,吃喝拉撒的,钱从哪里来啊,担心这些事情嘛。以后不好过了,欠那么多钱,一想脑瓜子疼。

  同村的王淑英和白玉玲一起住在体育馆的安置点,王淑英是留守村民李忠林的妻子,他家今年租种了600多亩地,春天种地时购买种子、农药和化肥,再加上租地的费用,就投进去了40多万元。

  王淑英:如果说就算我的本钱,就二十多万元,我就受不了了。再算收入的,没收到手的就不算了

  记者:那你投入的钱是不是赞了很多年的

  王淑英:是,应为我们家地少还不好,种点地根本就不挣钱

  王淑英说,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都在这房子和土地上,不是自己不勤劳,自己年龄大了,身体和体力也跟不上了,想重头再来真的不太容易了。欠别人的18万元的外债,有的还是带着利息的民间借贷,这些都让他喘不过气来。

  王淑英:我都这么大年龄了,再重新来不容易了。

  据同江市农业局初步估算,这次洪水造成同江市10个乡镇、良种场、畜牧场和知青农场89个行政村36556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15.5万亩

  同江市民政局局长林玉萍介绍说,同江这次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在抗洪告一阶段后,救灾将会面临更大的苦难。

  民政局长:这场洪灾破坏力强,持续时间长,让我们元气大伤,也给我们明年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们灾后资金严重不足,我们在自救的同时也希望上级能够扶持。

  半小时观察:今年的冬天有多冷?

  就在国庆节这几天,同江和抚远的最低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4度,对于住在帐篷和安置点里的受灾群众来说,今年这个冬天注定将格外漫长寒冷。他们能够顺利渡过寒冬吗?他们能够从损失惨重的天灾中走出来并重新迎来生活的希望吗?今年的冬天究竟有多冷?这已经不取决于天气,而是取决于当地政府是不是把受灾群众的温暖放在心上,是不是真的把安置帮扶的温暖工程落在实处。对于东北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经济半小时》将会持续关注。

  1008《经济半小时》关注东北灾区(下)

  主编:熊曼琳

[作者:卢岩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