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白扬
十一黄金周刚过,最近有报道指出香港特区政府有意扩大自由行,立即引起香港社会热议。特区政府随后否认将在现阶段即扩大自由行,并表示自由行能否扩大关键在于香港的承受能力。特区政府表示,对香港接待能力的评估已进入最后阶段。对于任何增加外地旅客来港的计划,特区政府都会以确保香港有足够承受和接待旅客能力以及尽量减少旅客对香港市民的影响为大前提。
自由行推出已有10年
香港自由行于2003年推出。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3年7月28日起,广东省四个城市包括东莞、中山、江门、佛山率先推行自由行,内地居民可以个人身份访港。之后,该计划不断扩充,现适用于内地49个城市。自由行旅客所获的签注有效次数为一次或两次,每次来港逗留时间不超过七天。据估计,约两亿七千万名内地人可通过自由行来港旅游。另外,2009年4月起,合资格的深圳永久居民可取得一年期多次入境签注,这令部分自由行旅客由一年一两次来港观光购物,转化成一年多次来港日常购物、看戏、参观展览等。
自由行推出时,正值香港受沙士病疫困扰,旅游业大受打击,经济陷入谷底。自由行的推出为香港的经济打下强心针。大量内地旅客令香港市场恢复兴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根据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雷鼎鸣于2012年年初所做的分析,如果失去自由行旅客,粗略推算当时失业率会上升两个百分点,即约七万个职位消失。
自由行虽然为企业带来更多生意以及为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但一般市民未必感受到自由行带来的好处。一般市民反而可能对自由行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感受更深,例如“双非”孕妇来港分娩、香港小部分日常用品出现供应短缺、旅游区的街道更为挤拥、水货客大量涌现等。这些都激化了香港人与内地人之间的矛盾,例如小部分市民发起的“光复上水”行动、特区政府推出的奶粉限购令等。
扩大自由行引发热议
近日,有报章便以“自由行放宽恐多1900万人涌港”为题,内容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称,由于香港未来经济状况不稳,需要依靠自由行带动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建议开放青岛、太原和西安三个城市的居民可来港自由行。据报道,选择这三个城市的原因是这些地方有直航飞机至香港,而且其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四万元人民币,总人口约有1900万。该报道称,该三个城市将为香港每年增加旅客130万人次,其中49万为过夜旅客。此报道立即引起社会热议。
有立法会议员表示反对,认为香港承受能力已饱和。又有环保团体表示,香港人的共识是要减少内地自由行旅客的数目。但旅游业议会主席便表示业界知悉政府有意开放更多内地城市自由行,并认为香港有足够接待旅客的配套设施。
就此,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当日便发表声明指出,该局现阶段没有打算提出扩大自由行。特区政府对香港接待能力的评估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对于任何增加外地旅客来港的计划,特区政府都会以确保香港有足够承受和接待旅客能力以及尽量减少旅客对香港市民的影响为大前提,所以特区政府去年便叫停“深圳非户籍居民一签多行来港”。该局又指出,现时内地可来港自由行的有49个城市的居民,而去年自由行旅客有2310万,所以报道标题所称的“再增三城市,恐多1900万人涌港”,并无事实依据。
是否扩大取决于承受能力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表示,政府在评估时会考虑承受和接待旅客的能力以及这些旅客给香港市民带来的影响,评估标准包括景点的接待能力、酒店供应、交通网络、通关能力、对市民的影响以及通关的处理能力等。
事实上,内地与香港都了解自由行要进一步开放,关键在于香港的承受能力。较早前举行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16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便表示,中央政府推出个人游的原意,是为了香港经济发展,所以要好好掌握个人游政策,避免超出香港的承受能力,对香港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他又指出,自由行的推出是为了香港人的利益,并呼吁香港人放心,广东省政府会与特区政府商量如何使个人游发挥好的作用。而行政长官梁振英也表示,现时内地有600个城市,只有49个实行自由行。而有关城市的数目在过去数年并无增加,这说明了中央政府理解香港的接待能力问题。就此,香港应积极考虑适当扩大其接待能力。
目前观察,自由行对香港的确有重要的贡献,但是如果要扩大有关计划,政府必须对香港的承受能力作客观评估,否则贸然推行势必遭遇重重政治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