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意在打造中国迪士尼 奥飞动漫新增重组项目延期复牌

2013-09-26 17:48:00 来源: 证券日报 
字号  

  

  业内人士认为,奥飞动漫未来将依赖自己的全产业链和资本力量对喜羊羊、铠甲勇士、巴啦啦等动漫形象进行整合再造,从而进一步奠定中国迪士尼的地位

  ■本报记者 陈妍妍

  奥飞动漫9月25日发布延迟复牌公告,称因新增了其他重组项目,导致工作量超出原先预期,公司股票原定9月30日复牌,预计将因故延迟至10月23日复牌。

  此前,有媒体猜测奥飞动漫新增的重组项目为游戏项目,而奥飞动漫董秘郑克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并未对此传闻作出确认,他说:“以后续公告为准,目前正在做相关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传媒板块并购热潮并未降温,近期即将复牌的传媒公司还有省广股份、乐视网和掌趣科技,将分别于国庆前后公布重大资产重组策划结果。

  喜羊羊商标增值1079.1%

  9月18日,奥飞动漫披露了对外投资方案,宣布将斥资近5.4亿元收购著名动漫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商标及版权。9月25日,公司公告表示董事会同意以6.34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收购资讯港100%股权、以3639.6万元收购原创动力100%股权。

  同时,公司公布了收购标的原创动力、资讯港的评估报告。采用收益法评估,资讯港的评估值为52400万元,较其账面值4444.08万元增值1079.1%;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原创动力的评估值为3445.08万元,较其账面值为3815.71万元减值9.71%。

  两家公司用的评估方式不一样,郑克东告诉记者:“资讯港主要是商标、版权等无形资产,因此用的是收益法评估,原创动力是按照净资产进行评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动漫、影视、游戏类公司属于轻资产,在收购时动辄出现几十倍的高溢价很正常,而采取的评估法一般都是收益法。此前,华谊兄弟收购浙江常升增值率也在10倍左右,旋极信息投资上海索乐增值率为800%,天舟文化并购神奇时代增值率则超过21倍。

  招商证券研究员顾佳在研报中表示看好此项收购,认为其有望助力奥飞动漫奠定“中国迪士尼”的地位。“由于此次收购喜羊羊品牌后,公司在中国动漫指数前五名动漫形象中已经占据了三席,分别是喜羊羊、铠甲勇士、巴啦啦,同时公司之前也已经公告与美国孩之宝的合作,加上本身拥有的嘉佳卡通、澳贝玩具,以及儿童服饰等衍生品,公司的产业链布局已经宣告完成,且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较大的差距。”

  顾佳指出,中国大量动漫公司并不具备大幅盈利的可能,而奥飞未来依赖自己的全产业链和资本力量对这些动漫形象进行整合再造,有望实现与品牌方双赢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奠定中国迪士尼的地位。

  五成文化企业市值翻番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涉及文化类并购案例共27项,包括广告、电影与娱乐、有线电视等,涉及资金215.18亿元。

  在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看来,文化产业尚属于“草莽时代”,各个子产业尚未完成有效整合,各项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行业成长性和稳定性明显不够。而重组工作的开展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影视、广告、游戏等热点领域的发展将会更加有序,不良竞争现象会大幅降低。

  二级市场方面,传媒板块多次领涨大盘,成为机构追捧的香饽饽。截至昨日,传媒板块最新总市值为4173.45亿元,较年初的1815.5亿元大涨130%。就个股公司而言,28家传媒公司中有14家市值涨幅超过100%,占五成。其中,浙报传媒、华谊兄弟、天舟文化等7家公司涨幅超200%,而华谊兄弟更是以416.59亿元的总市值成为创业板“一哥”。

  作为动漫第一股,奥飞动漫也表现不俗,其市值从年初的77.37亿元飙涨至停牌前的173.02亿元,大涨123.61%。多位分析人士预测,其股票复牌后将迎来数个涨停板。

  并购重组火爆、股价飞涨的同时,传媒板块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也颇为靓丽。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除ST传媒亏损外,其他公司均实现盈利。其中,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中视传媒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超过了100%,分别为292.89%、112.18%、114.10%。已公布2013年三季报预告的8家公司中,除ST传媒续亏外,其他公司均预喜。其中,省广股份、华策影视、奥飞动漫的净利润同比预增80%、55%、40%。

  业内人士认为,促进传媒公司取得良好业绩的因素主要有三,首先,影视行业的行业龙头率先享受票房市场红利;其次,并购、投资路径下的扩张;此外,技术升级、消费升级刺激下,信息消费相关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手游、智能电视等相关题材持续火爆。

  “文化产业是国家层面近两年主推的新兴产业,政策方面会给予大力扶持,文化企业、投资者对文化项目的热衷度会有所攀升。”沈哲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而相关上市公司的营收状况和股价表现均值得期待,尤其是业务重组、内部调整、兼并收购概念出现后,相关股票将会面临新一轮的热炒。”

  谈及未来行业并购重组的趋势,沈哲彦表示,文化板块重组概念题材良好,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涉及业务整合。而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银行系统、证监会等对文化领域的政策扶持会更加到位,融资政策也会更加宽松。同时,行业规范条文将逐渐完善,文化板块将由上市公司带动步入迅猛发展周期。

[作者:陈鸿燕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