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江西九江打造珍稀濒危植物“诺亚方舟”

2013-09-26 09:51:00 来源: 江西日报 
字号  

  9月25日,大雨过后,九江市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一片寂静,几株高大水杉格外引人注目。随着上百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的安家落户,九江已打造成了长江中下游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重要基地。

  保护近三成国家级濒危物种

  1987年,九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始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建立了九江市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该库占地20公顷,迁地保护了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批公布重点保护植物389种的114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22种。库内有木兰园、樟楠园、松柏园、藤本园、收集园等7个类型保护园区。

  该资源库专家告诉记者,来自华东、华中以及略偏南或偏北的珍稀濒危植物,大多数都可在这里安家落户。20余年来结果表明,在此保护的濒危植物95%生长正常,15%的物种已开花结实,完成了 “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这表明迁地保护是成功的。目前,该库已保存了长江中下游41%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据介绍,珙桐、绒毛皂荚及木兰科部分保护物种计21种已开花结果,秃杉等植物中的“大熊猫”经过培育,已形成美丽壮观的植物群落景观。从规模和保护物种数而言,该库在引种保存和繁殖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基地。

  九江资源库环境优越

  在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内,记者看到七八米高水杉亭亭玉立。九江市林科所龚主任告诉记者,水杉的祖先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就已经存在,冰川时代来临时,许多物种都灭绝了,少数水杉却躲进了四川、湖北交界一带的山沟里,存活了下来,从此成为旷世珍宝。上世纪90年代,成功引入九江。

  普陀鹅耳枥,是1930年植物学家钟观光教授在浙江普陀山海拔240米处发现的,1932年经著名植物学家郑万钧教授鉴定,认为确是一新树种,树龄200年以上,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棵,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九江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对普陀鹅耳枥进行了抢救性移地保存,成功实现了移地保存,在业内引起轰动。此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植物园纷纷来该库取经并引进珍稀濒危植物。迄今为止,该资源库已有十余种培育保护的珍稀植物“出口”到外省。

  龚主任介绍,九江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之所以能成为众多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乐园,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和良好的气候环境,是建立稀有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的理想之地。

  江西已建220个保护区

  “但是,遇到极端天气时,有的本已培育成功的珍稀植物还是难以保存下来。”龚主任说,今年夏季,由于晴热高温,久旱无雨,唯一一株迁地保护的银杉枯萎死亡。“这可是素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属于第三纪遗留下来的珍稀植物,被誉为‘活化石’。银杉在世界上原来只分布在我国广西的龙胜和四川的金佛山等地,它们好不容易在我们这移存成功,却因水土不服夭折。”

  在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方面,我省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的一个有效办法。近年来,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20个,其中国家级13个,总面积达119.4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15%,自然保护区总数和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均居全国前列,有效地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

  专家介绍,自然保护区都保存有一定数量的珍稀濒危物种。除九江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外,我省还建立了赣南树木园、庐山植物园和井冈山珍稀物种基因库,共迁移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和野生原生种植物数百种。(记者 徐黎明)

[作者:白琥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