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海外华人几千年
坚守“文化”这个根,华人就有自己的归属
传承和创新,找回华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系列讲座启幕
“最初的华侨,尽管背井离乡远赴他国,却始终带着原始朴素的‘乡土文明’,无论身在何方,都在极力保护着这种乡土文明,就好像游子心中惦记着双亲,心有所系,终有一天会回家。而如今,一些移民海外的中华儿女,却在曾让他们父辈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上,找不到任何民族自豪感,游子失去了双亲,要如何才能寻回久违的归属感?”昨天,作为2013嵩山论坛子活动之一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系列讲座正式启幕,上午,海外华人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王赓武首个开讲,在近两个小时的漫谈中,他以“父母在,不远游”为题娓娓道来,与大家分享了这句《论语》里古老的话,是怎样影响着几千年的海外华人。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张竞昳 实习生 侯海英/文 张翼飞/图
最初的华侨
极力维持着“乡土文明”
最初为谋生远赴他国的海外华侨多是劳工和商人,对于他们来说,来自于这样一个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让他们备感自豪,他们尊重乡土文化,极力保护这种文明。
王赓武说,华夏文化跟经商是挂钩的,中国自宋代以后,商人的地位开始提高,“商”和“士”逐渐靠拢,大量经商人士学习并遵从儒家文化。官方与商人尤其是成功的商人开始建立比较好的关系,关系渐渐缓和,不再像以前那么对立,商人和贵族阶层之间的来往逐渐频繁,士和商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元代以前,民间商人可以自由出国经商,但由于明清实行严格的海禁,闽粤商人出海,在当时属于违法。一直到19世纪,由于广东、福建等地的大量劳工出国到东南亚一带,才在当地形成华人圈。”
谈及商人的儒家思想,王赓武说,“儒商”这个词的出现就很有意思,明清时期,海外华商组成的当地商会建一些庙、观,表示他们对孔孟思想的尊敬,还会找人教他们的子弟学习《四书五经》,“海外的华商不懂华夏文化,却会极力维持自己带去的乡土文化。”由于当地本土文化相对薄弱,中华文化很快占据了优势地位。
不讲中国话,乡土文化照样保留几百年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是完全靠男人完成的。”王赓武说,一种文化的传播,需要以“家庭”为单位,男女都有贡献,但当时,中国出去的华商一般都是男人,他们大多娶的是当地妇女,因此,他们结婚成家有了孩子之后,孩子们的母亲是不懂得华夏文化尤其是乡土文化的,父亲们希望通过孩子保留自己的乡土文化,比如饮食、礼仪、节日、风俗习惯等。
“由于语言问题,这种乡土文化的传承过了一两代之后,开始变得特别:孩子们的汉语能力消失了,风俗习惯却还保留着。”王赓武说,对于孩子而言,“母语”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母亲和孩子的交流是最自然的,孩子最容易学会母亲的语言,这样过了一两代以后,孩子的汉语就失去了,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但是,从父亲那里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却保留着。面对那些由父亲单方面传下来的乡土文化,他们虽然不懂,却非常尊敬。饮食、服装、生活用品……他们不停地从中国买来中国的东西,过中国传统节日,唯一缺少的就是语言。
19世纪后期,大量华人出去后,在当地办报,也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这种文化的强势,能让一个从没接触过母语的华人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东南亚华人聚集地,即便是当地不适用汉语,中华文化依旧能强势保留几百年。”王赓武说,不讲中国话,却能在几百年来保留着乡土文化,实在很难得。
两位著名学者,回归中华文化
谈到海外华侨、华人对华夏文化的坚守,王赓武以著名学者辜鸿铭为例,讲了个故事。
“辜鸿铭的父辈在18世纪中叶的时候,从福建到马来半岛,在那待了好几代,19世纪中叶,辜鸿铭出生,他母亲是葡萄牙和马来混血血统,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带到英国去念书,小学、中学、大学都说在英国念的,他的英文、拉丁文、法文、德文、希腊文都很好。”
他回到马来半岛后,发现当地在殖民统治下,一点地位都没有,就开始学习汉语,读《四书五经》,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儒学思想家。后来,北大请他去当拉丁文教师,他的思想非常保守,整天挂在口中的儒家思想并不受欢迎,受到了学生们的漠视。王赓武说,在当时“五四运动”以后的“西化”背景下,辜鸿铭显得格格不入,被认为“落伍”,但他在海外生活过,知道西方文化的长处和不足,一旦他回归中华文化,就坚守到去世。
华侨对华夏文化的坚守,王赓武还提到了曾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林文庆。“他出生在新加坡,在英国读书,却在骨子里真真切切地认同中华文化。”王赓武说,他从1921年起在厦门大学担任校长十几年,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留。
王赓武说,这些在外国学习、生活的华人,对西方是十分了解的,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更懂得不要盲目学习西方。
有“文化”这个根,华人就有自己的归属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一句中国的古话,王赓武说,这句话对文化的影响,也值得好好研究,在他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父母”就是指自己的家,代表着乡土和传统。
王赓武说,从明清时期,远赴海外的华商和劳工就一直怀揣“父母在,不远游”的朴素观念,对自己的家、家乡特别热爱,出去经商是不得已,但无论怎样,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回家。经商成功也是为了家乡。因此,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都在极力保护着这种乡土文明,在历史的大潮中,与当地文明相碰撞、融合。
“事实上,‘父母’也代表华夏文化。”王赓武说,长久以来,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尊敬,只要华夏传统文化在,海外游子就不会错离这个文化范围,去追求别的文化。然而,如果传统文化变质了、模糊了,让他们以为“父母”在不在,或者完全看不清楚了,他们就会失去归属感,不停接受别的文化,同时失去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对外来文化的抵抗力。他们开始觉得,比起逝去的古老文明的荣耀以及对它们的伤感,学习什么是现代文明才更为重要。
王赓武说,如今,走出国门的华人越来越多,如何维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并加以传承,这和中华文化本身的未来密切相关。而华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我们在他们的发源地——中国本土做努力,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大家重新找回对华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