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明星”之前,母女俩并不起眼,上了电视,成了“明星”之后,公众对她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们的正常生活。
尽管王会兰腿部有残疾,但她始终很要强,教育女儿也是如此,靠双手打工来挣钱的信念,一直埋藏心中。带着这个信念,母女俩的生活一如既往——“打游击”摆地摊挣钱,养家糊口。
王会兰用“倔脾气、急性子”形容自己。“有时也会和执法人员发生争执。”王会兰说,摆摊时,执法人员一撵她就挪,挪完他们还撵,次数多了她就有些恼了,“女儿看我生气,有时也会帮我吵。”
在母女俩成为“明星”以后,与执法人员的一次对峙中,对方的一句挖苦的话,至今让王会兰记忆犹新。“那个执法人员觉得,我们上电视了,能耐变大了。其实根本不是,上电视后,没有觉得生活有啥改变,都是普通人。只是觉得有很多热心人关心、帮助我们,心里面很感激。”王会兰无辜地说。
其实母女俩也想过去背街小巷摆摊,但那地方人迹稀少,生意也不好做。
经验丰富的母女俩,平时打听到有检查时,就会提前将东西收起来,等检查人员离开后,再把摊支在路边。对于这样的行为,王会兰只是淡淡一笑,“习惯了。”
“不管咋说,摆摊挣钱,还不是为了生活,不然咋养娃?”王会兰无奈地感慨道。
[困境] 占道摊贩成“明星” 执法管理遭尴尬
执法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生小冲突,有些周边的居民觉得商贩们怪可怜,希望我们能网开一面。尤其像王会兰这种特例,让我们很为难。
为了糊口,多少小摊贩在街头巷尾摆摊设点,风里来雨里去。城管一到,则是连赶带罚,提起城管与商贩,便是永恒的对立。
其实,城市的执法者也有他们的苦衷。
“做执法工作,那真是一肚子的委屈!执法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生小冲突,有些周边的居民觉得商贩们怪可怜,希望我们能网开一面。尤其像王会兰这样有特殊情况的,腿部有残疾,还带着两个孩子,居民们都同情她,执法时让我们很为难。”管城区执法四中队一杨姓执法人员说。
而对于街边门面房的经营者,对待“抢”生意的小商贩们则不像居民那样开明,彼此间的利益之争,让这些店主怨气横生。“门前这条路是景观大道,她在这摆摊,你说合适不合适?”19日,大河报记者走访中,东大街一百货商店的收银员,用反问的语气回答记者的提问。
东大街办事处副书记孟素霞也直言,其实周边商户也曾多次到办事处反映小贩们占道经营的情况,其中反映较多的就是李双双母女俩。然而,她们母女曾被众人关注,已成为所谓的“明星”,“我们前去执法,就往往会遭遇指责”。
“说实话,王会兰一家人确实挺不容易的,我们也十分怜悯。”但孟素霞表示,心里面的同情并不意味着行动上要网开一面,如果选择对王会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对其他小商贩就太不公平了。“执法面前,无论什么身份,都不能影响整体的城市工作。”
“帮她们母女俩解决问题,曾一度让办事处工作人员感觉很头疼。”孟素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