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京报 用“刑事追究”震慑环境污染

2013-07-10 02:31:20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新京报

    用“刑事追究”震慑环境污染

    中国的环境污染事故之所以高发,违法成本低是主因。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往往不了了之,行政处罚也不痛不痒,昆明市“牛奶河”污染案中,企业违法排污,罚款只有10万元,由此获得的利润高达上千万元。至于民事赔偿,不仅举证难,常常还遭遇地方官员干扰。上月,“两高”公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刑事追究”环境污染扫清了诸多障碍。借着法律的东风,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严惩污染环境犯罪,这开启了一个崭新局面。希望公安机关再接再厉,将这种高压执法态势,长久保持下去,对于环境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犯罪,应一个不漏加以追究。

    法制日报

    装傻官员不能“傻人有傻福”

    7月5日上午,广州市纪委召开全市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暨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现场会,市纪委书记王晓玲在会上强调,“希望村官能经得起物质的诱惑”“拿了300多万元不知在受贿,不知道他们是不懂法还是在装傻”。拿了别人给的300多万元的村官,竟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受贿,还不知道是犯法,是个别官员不懂法、不知法,还是我们的官员法律意识淡薄?其实都不是,这是某些官员在“装疯卖傻”。如何才能杜绝装傻官员的出现?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牢牢扎紧制度的篱笆,不能让问题官员尝到“装疯卖傻”的甜头,让“傻人有傻福”只是一个传说,如此才能让那些“傻官员”无处“傻傻”地笑。

    人民日报

    怎样才是“好干部”

    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过活;有的唯利是图、利令智昏,抱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不良动机,以权谋私……没有远大理想,不可能成为“好干部”;离开责任担当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时代需要的“好干部”。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社会转型期,机遇稍纵即逝,解决问题的窗口时间越来越短;挑战越积越多,问题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执政党的“好干部”理应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才能在机遇初现时推动改革,在问题露头处化解矛盾,为改革发展赢得战略空间,把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熔铸到执政兴国的实践中。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