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概念的形成(以谷歌为例)
听上去玄而又玄的“云”,在谷歌著名的“20%时间”里第一次现出了形状。“20%时间”是谷歌分配给员工用于独立开发项目的时间,他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干自己感兴趣的事。2006年秋天,工程师比希利亚在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支持下推出谷歌的新战略“云”计划,雏形正是其在20%时间里推进的项目“谷歌 101”。
那时候,一出大学就进了谷歌的比希利亚每天都要搭班车长途跋涉到谷歌,进行10小时的搜索运算法则的编写工作。然而,他真正的想法却是回到学校和他的导师一起工作。比希利亚为此申请在他的母校启动一门课程,引导学生们按照谷歌的思维编程开发,学会如何处理浩如烟海的数据。
这可能仅仅会成为一个教育项目,但是,市场关系和科技环境的变化,似乎已经预示着比希利亚已经站在了一个未来科技“灯塔”的脚下。
当时,几乎在每个领域,大量数据简直要把科学家们淹没了。绝大多数科学家缺少设备来存储和筛检他们。比希利亚认为,行业的思维已经改变了,互联网上的数据量将以千倍的速度增长,原来的计算模式甚至数据中心都难以为继。而当大规模的计算机形成集群时,其检索答案或指令的速度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台单机。
谁拥有更为庞大的数据规模,并且能驾驭他们,谁就可以提供更广更深的信息服务,而相比之下,软件和硬件的影响在缩小。
比希利亚开始建立他的计算机及群组。他先斩后奏,购买了价位适中的40台计算机群组,发出订单后才开始考虑如何为这些服务器付钱。幸运的是,当他拿着一大笔账单去找经理们批准时,没人反对。
李开复此后曾说,谷歌开发了新的技术,买最烂的电脑,最便宜的服务器,也照样飞到了“云端”。毕竟,按一台高档服务器4万美元算,要买几十万台的话连谷歌都会破产。成本的压缩让这种服务器集群为核心的技术走向现实成为了可能。
以谷歌设备为核心的“云计算”完全符合由该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10年前提出的远大构想:“构建起跨越全世界的信息,供人们随时随地访问。”
现在,科技巨头们都已经挤进了“云”的世界。英业达、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戴尔、惠普、亚马逊等公司,将IT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设备整合起来,分隔成不同的空间供企业租用。谷歌、微软、苹果、雅虎们则打造程序开发平台与操作系统平台,让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撰写程序,一般消费者可以在上面执行程序。(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