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成都南光厂宿舍片区模拟搬迁 首日签约近半

2013-06-17 14:10:00 来源: 成都商报 
字号  

    核心提示

    安居梦

    模拟搬迁签约首日,2171户现场就有1077户签约,占总户数的49.6%。如果该片区模拟搬迁签约率达到100%,模拟搬迁补偿安置合同即生效,居民们就将告别“黑屋子”老房子,搬进新家。

    公平梦

    此次模拟搬迁,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阳光原则,构建三个监督平台,确保整个补偿安置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由群众自主成立的模拟搬迁协促会和推荐出的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全面监督补偿安置工作。

    践行中国梦

    昨日上午8时才开始签约,但心急的居民前日清晨就开始排队。锦江区南光厂宿舍片区模拟搬迁签约首日,2171户现场就有1077户签约,占总户数的49.6%。从昨天起到9月13日止,如果该片区模拟搬迁签约率达到100%,模拟搬迁补偿安置合同即生效。此次单体项目搬迁户数、搬迁建筑总量均为锦江区历史上最大规模。

    提前一天排队 想早日告别“黑屋子”

    “签了!巴适!我这辈子没啥愁的了!”昨日上午,南光厂宿舍20幢4单元4号68岁的刘明凯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他和儿子轮流排队,抢在了第十个签约。如果模拟搬迁签约率达到100%,他就将获得期待已久的新房子。

    南光厂宿舍片区东邻老成仁路,南邻华润路,西邻翡翠城、石牛堰,北邻川专汽厂宿舍区,涉及南光厂宿舍、五桂苑、化学试剂厂2171户居民,搬迁建筑总面积达到了13.6万平方米,单体项目搬迁户数、搬迁建筑总量均为锦江区历史上最大规模。

    得知昨日上午开始模拟签约,从15日清晨起,就有居民在签约的老菜市场门口排队等候。刘明凯就是其中之一。他家在二楼,因为藤蔓遮天蔽日,加之楼栋之间距离近,他家终年见不到什么阳光。刘明凯说,在这“黑屋子”里,他住了三十多年。本来是一室一厅,但儿子残疾,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于是他们把厨房改成了一个小卧室,而厨房就移到小阳台上。

    按照补偿安置政策,刘明凯可以得到两套套二的房子,总面积大约150平方米。新房子在驿都大道旁,紧邻绿地468公馆等楼盘。他特意选了一栋朝南的房子,一套在7楼,一套在9楼。刘明凯很满意,他说新房子绿化很好,和儿子挨得近,可以随时照顾他。

    一把尺子量到底 首日近半居民签约

    按照模拟搬迁规定,从昨天起到9月13日止,90天内片区模拟搬迁签约率达到100%,模拟搬迁补偿安置合同即生效;反之,若没有达到100%,模拟搬迁即终止,模拟搬迁补偿安置合同也自行失效。

    负责搬迁改造的锦江区沙河片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指挥长文劲告诉记者,南光厂、化试厂宿舍片区作为东郊工业企业搬迁改造遗留的老宿舍区,建筑密度大,无单独的厨房、卫生间,给水、排污、供气等生活配套不完善。多年来,住户一直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表达希望改造的强烈意愿。为切实改善民生,锦江区大力实施立城优城战略,于去年12月对片区群众进行民意征询,2149户居民要求改造。

    “南光厂宿舍片区的模拟搬迁,将继续坚持‘两个尊重’的核心理念,即尊重群众意愿,尊重价值规律。”同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阳光原则,确保整个补偿安置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现场设电子公示系统,全方位公示补偿安置政策标准、签约进度、住户签订的补偿安置原始凭证等信息,供被搬迁群众查询和监督。记者在自助查询系统上看到,截至昨日下午4时,该棚户区改造项目已经签约1077户,占总签约户数2171户的49.6%。 王鸿明 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新闻链接

    市房管局

    实现“中国梦”从本职工作做起

    市房管局干部职工从点滴做起,干好本职工作以实现“中国梦”。登记中心科员郭怡上班途中不慎摔倒,导致膝盖内侧磕伤,缝了7针,上卫生间也要两位同事搀扶才行。有同事劝她回家休息:“工作是做不完的”。但郭怡说,老百姓买一套房子不容易,每天审核100多件,就会有100多个家庭早点拿到产权证。

    双流县

    多项活动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

    双流县近日组织多项活动推进“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在集中学习基础上,党员干部群众围绕“国家梦”、“民族梦”、“家乡梦”、“家庭梦”、“个人梦”等活动专题展开系列讨论。

    双流还开展“感恩奋进·建设家乡”大行动,如“我为双流发展献一策”活动,激发全社会参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

    建工集团

    晒梦想指引前进方向

    成都建工集团党委近日在系统内开展“梦想墙上晒梦想”活动,把个人梦同企业梦、国家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个人梦,推动企业发展梦,最终实现中国梦。

    建工集团下属各公司都在办公区设置了“梦想墙”,让职工抒写心意,放飞梦想,同时也激励青年职工们追逐梦想;此外,有的分公司还在梦想墙上写下“梦想”承诺,通过梦想墙向职工展示承诺,用承诺指引梦想。

    成都商报记者 唐小涛

    我的中国梦

    中国梦,也是中国十三亿普通老百姓的梦想。今日起,成都商报将推出“我的中国梦”栏目,到社区、学校、乡村、企业……走进一个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听他们讲述自己朴实而真挚的梦想。

    创业青年张思明:

    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非常快,聚集了大量的IT人才,跟着城市的发展脉搏而动,一定会有收获。虽然我的公司去年才起步,但我相信成都会是实现创业梦最好的地方。

    淘宝店主董健:

    我希望店铺月销售量能达到50万元,这样就能招聘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给他们提供机会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也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让他们也能幸福和快乐。

    退休老人朱祥琼:

    我的女儿即将临盆,希望孩子出生以后,在家附近就有可以玩耍的大公园,我们老年人也有晚上散步的地方。看这速度,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家附近的湿地公园就全修好了。

    成都商报记者 王楠

[作者:张玉玺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