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父亲节“爸气不足” 与母亲节“差得远”

2013-06-17 13:20:0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  

  昨天是父亲节,记者在老人院探访发现,不仅给父亲买礼物的少,来看望父亲的子女也比母亲节少得多。

  过节氛围远不比母亲节

  虽是父亲节,深圳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却不比平常热闹多少。大部分年迈的父亲还像往常一样,看电视,读报,没有任何过节的氛围。老人院四楼、五楼是男区,共有50位老伯伯,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这些老人的子女都在深圳,但来探视的却只有十几人,跟平常周末差不多。

  84岁的谌伯伯知道这天是父亲节。他仍然像往常一样,读书看报写回忆录。在深圳的小儿子始终没有过来探望。谌伯伯说自己和老伴儿都在老人院,一般母亲节的时候,孩子会过来看一下他们俩,父亲节就没有这个待遇。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跟母亲节相比,父亲节的“节味”一点儿都不浓,专门给父亲过节的子女并不太多。“有两位老伯伯被子女接走 ,到外面吃饭了,其他的大部分是来看望一下。跟母亲节不能比。”

  与母亲节的待遇“相去甚远”

  记者发现,几个专门在父亲节看望父亲的子女,也都没有专门给父亲买礼物。这与母亲节的待遇“相去甚远”。

  蔡军一家是为数不多的,全家出动来给父亲过节的家庭。问到有没有给父亲准备礼物时,蔡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感觉父亲不需要这些吧”。蔡伯伯已经85岁高龄,当记者问他今天高兴不高兴时,他咧着嘴说:高兴。蔡军告诉记者,“父亲比较内敛,也不知道父亲需要什么,买东西他也不见得开心,倒是多来陪陪他,感觉他挺高兴的。”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表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一种行为能够持续需要褒奖。而父亲在接受子女礼物的时候,往往态度比较“平淡”,以至于孩子的这种行为没有被强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父亲对节日和礼物的期待相对较少。子女不给父亲送礼物不代表不爱父亲,而父亲没有收到礼物也并不是说就受到了很大委屈。“父亲和母亲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受到的礼遇不同罢了。”  -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盛佳婉

[作者:张艳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