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失能剂引担忧
关注>>>
在最近结束的第三次《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审议大会上,一些国家对随着化学与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可能出现的新型失能剂表现出强烈的担忧。
此次被控在叙利亚冲突中使用的沙林毒气,是一种神经性毒剂,可引起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中毒重者会迅速死亡。1995年日本恐怖组织奥姆真理教用于恐怖袭击就是这种毒剂。
而失能性毒剂则可暂时使人的思维和运动机能发生障碍从而丧失战斗力。据有关专家介绍,美国对失能剂展开了广泛研究,并于越战中多次使用毒剂毕兹,令越南士兵失能。最近的一次失能剂使用是在2002年的解救车臣劫持人质事件中。俄罗斯特种部队在人质的营救行动中,施放了名为芬太奴的用于外科手术的快速麻醉气体,800名人质获救却有百余人也因毒物丧命,引发各方关注。
失能剂已被用于人质解救,但也有迹象表明会被应用于暴乱控制。对此,化武专家明确表示,“滥用”的新型失能剂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正视和警惕。
“毒剂之王”:芥子气
纯液态时是一种略带甜味的无色油状液体,但工业品呈黄色或深褐色,并有芥末味。芥子气可以使皮肤红肿、起泡、溃烂,正常气候条件下,仅0.2毫克/升的浓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曾在一战中使用。
“万毒之王”:沙林
最典型的速杀性、暂时性毒剂,毒性约比氢氰酸大10-15倍。人员中毒后,会出现缩瞳、视觉模糊、流涎、气喘、肌颤等症状;严重时,呼吸困难、意识消失,直至死亡。曾在两伊战争中使用,也是东京地铁中毒案的“杀手”。
“仁慈魔鬼”:毕兹
一种白色固体粉末,学名为二苯羟乙酸-3-喹咛酯,属失能性毒剂。毕兹主要通过呼吸道中毒,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越战中美军曾多次使用毕兹,并把它们称作“仁慈”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