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足体系滞后 儿童发展面临困境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难点。保障儿童的营养和教育,是贫困家庭彻底脱贫的根本出路。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地区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认识还没有提高到区域脱贫的高度,贫困地区儿童成长帮扶的制度性设计还没有形成。
由于对儿童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各地普遍缺乏统一或牵头的部门及领导干部,导致儿童工作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记者调研发现,各地涉及儿童的工作系统五花八门,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团组织、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但并没有一个牵头部门或地方领导负起总责,不能全盘掌握当地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情况,导致各部门儿童工作有交叉而不共享,难以形成合力开展整体设计和干预。
同时,卫生和教育系统作为主导力量,对儿童发展的体系建设依然不够健全。一方面,贫困家庭父母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儿童的营养干预和疾病防控处于无知和自发状态,极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多发。另一方面,各地卫生系统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却受编制不足、卫生资源总量偏低状况的影响,至今没有真正建立妇幼保健体系。针对儿童的体检、保健、营养干预和疾病筛查、治疗,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国家营养餐计划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至今仍面临饮水安全、“工友”工资配套等落实难题。
教育体系设计也滞后于形势发展。多数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最多只能覆盖到乡镇一级,难以满足农村地区儿童的需求。而村级中小学,受撤点并校的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接纳学生的数量已经今非昔比;农村中小学教师受待遇和发展层面的制约,不断从最基层的岗位上离开;伴随农村空心化而生的教育空心化,让贫困地区的学生面临着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的困境。
同时,重视程度不足和现有财政体制双重因素叠加,致使国家对教育卫生的财政投入出现结构性失衡,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教育和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当前,我国的教育卫生财政支出以地方为主。结果,贫困地区财政越穷、投入越少,越难摆脱贫穷的代际循环。
“分进合击”加快帮扶进度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是一个比较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分进合击”,逐渐突破。近年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部分社会组织从贫困地区儿童最急切的需求入手,已经开展了一些试验项目,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有关人士建议,当前应该推进试验项目的提标扩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采取更多的帮扶措施。
扩大孕妇和婴幼儿营养干预覆盖面,逐渐健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体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妇联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前期发起的营养干预试验,效果显著。2012年起,财政部、卫生部和全国妇联年投入1亿元,在27万6至24个月婴幼儿中正式开展营养干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陈春明说,应该进一步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孕妇和婴幼儿全部纳入营养干预规划。借实施营养干预之机,同步推进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
同时,中央财政应加大对教育,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扩大对贫困地区儿童困难补助面和资金额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待遇,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逐步恢复被撤并的中小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权利,确保农村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初中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走读或寄宿。
另外,以营养餐提标扩容、形成长效机制为突破口,逐渐完善校舍和配套设施建设。2011年11月起,国家在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680个县推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补助。不过,部分地区基层教师反映,因为缺水、缺食堂、缺“工友”,营养餐还存在难以为继或补助资金被挤占的问题,使这一民生工程打了折扣。他们建议,营养餐工程应该配套运行资金,并考虑与“校安工程”结合,进一步提高学校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水平。
呼唤贫困儿童发展的国家战略
相关人士指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往往资源匮乏,靠转移支付帮扶,效果难以持久,难以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难以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而对这些区域四千多万14岁以下儿童开展营养保障和能力发展的“人力资本”帮扶,则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真正斩断“穷根”。因此,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儿童发展应该尽早上升到扶贫战略层面,纳入国家规划。
首先,设立“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明确工作对象——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四千多万儿童,帮扶内容——营养干预、卫生保健、教育保障、权益保护等,并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制定儿童发展工作目标。
其次,明确分工,建立儿童发展工作绩效考核体制,深入普及对儿童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制度建设和舆论营造,提升全社会对儿童发展观念的重视程度,落实儿童帮扶规划。顶层设计上,统筹协调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推进工作。
第三,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落实经费保障。教育部相关人士建议,国家应最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尤其在贫困地区,财政支出应该实行“事决定钱”,而不是“钱决定事”,即国家应该制定建设目标,然后安排财政支持。
比如,根据“义务教育均等化、标准化”的目标,制定校舍、食堂建设标准,统筹、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责任,并根据地区差异安排不同的支出比例。根据测算,当前亟待推进的几大工程共需增加财政支出近200亿元:其中营养餐按每天每生补助4元计算,需要增加经费48亿元;孕妇和婴幼儿营养干预需要增加60亿元;儿童学前教育按每童每年100元计算,需要增加90亿元。
“一个国家应该把教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相对于我们11万亿元的年度财政收入来说,现在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还是太少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说。
呵护希望
对一个家庭而言,最大希望莫过于孩子;对一个国家而言,最终的希望也在于儿童。
儿童之所以如此受关注、受重视,因为他们是初升的太阳,世界终究是他们的;同时,又因为他们像刚刚破土的幼苗,需要不断栽培、剪枝才能成为家与国的栋梁。
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岁左右就已能看穿一生,不过是父兄打工、漂泊的命运,那该是怎样的惨淡。这或许正是许多贫困儿童让记者不忍闻问其境遇的原因吧。
没人否认,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但这花朵如果不细心培育,妥为照料,结出的怕会是“苦果”。
许多地方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犯罪越来越频发,而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有时犯罪手段和犯罪动机让人匪夷所思。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不少新生代农民工乘机打砸宣泄,也显示了根深蒂固的与城市的隔阂、对社会的冷漠。
这不是偶然。记者在贫困地区采访,能深深地感到贫穷对孩子的伤害。他们中有许多人不善交流、充满恐惧,还有许多人不愿学习、乏人管教。他们少有绚丽的梦想,也不谈兴趣和爱好,他们告诉记者,最想快点长大,去打工挣钱。
打工挣钱,或许是这些孩子最接近的现实。因为过去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
不过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没有良好的教育,没有广博的见识,没有长期积累的社会资源,他们即使付出双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收获到自己所期待的。到那时候,他们将怎样安于自己打工的命运?怎样看待这个社会的现实?这些,都是大可焦虑的问题。
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如今,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已经可以免费上学,也能享受营养餐,这是很大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出身的差异尽管没办法消除,但政府可以尽量地弥合那些不平等,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使每个儿童都有梦想、都有希望。
请呵护儿童、呵护希望。
(记者 王军伟 苏万明 杨玉华 孟昭丽 李美娟 李春惠 刘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