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甘肃外派教师演皮影唱花儿 点燃印尼学生汉语热情

2013-06-05 18:23: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兰州6月5日电 (闫雅琪)5日,赴印尼外派华文教师周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年前他们带着庆阳香包和剪纸、中国结和旗袍等“文化特产”前往印尼教授汉语,在传统节日中,他们融入“包饺子”、“剪窗花”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受到印尼学生的好评。周鑫说:“西北的‘异域风情’对当地学生颇具吸引力,教学中把中华文化元素与甘肃特色结合,多层面多角度的展示汉语魅力,是我们的使命。”

  甘肃省有7名外派华文教师新近从印尼归来,他们中有4名因去年“颇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出色教学,受印尼邀请将于2个月后再次出国任教。

  周鑫说,印尼华裔新生代接触到内地沿海城市文化多,对于甘肃这种西北城市感到陌生,因此颇具新鲜感的剪纸、花儿、丝绸之路等文化特产特别能燃起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我的学生向往莫高窟的神秘、渴望了解少数民族特色,虽然同根同祖,但甘肃在他们看来具有‘异域风情’,吸引他们解读。”

  即将再赴印尼教学的外派教师何建虎“从‘生涩’到熟悉印尼风俗人情”,已有了一整套适应印尼汉语教学的方案。何建虎说,再赴印尼他要带上家乡“文化特产”皮影,“做一名演员,把中国文化演出来。”何建虎说,灵活的教学方式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异国他乡“复活”。

  同批外派教师梁琪教授小学音乐,她说去年准备的中国字画、毛笔等小礼品让华裔新生代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梁琪说,这次回国她将学习“花儿”、“信天游”等民族唱法,“在明年的教学中让印尼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元。”

  甘肃省外侨办侨务工作处朱全业说,华侨华人与家乡血肉相连,得益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汉语热”在东南亚地区持续升温,发展华文教育,加深了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同。甘肃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可以让东南亚国家更全面的了解中国文化。

  据了解,甘肃省自2011年以来,先后派出4批次27名教师分赴泰国、菲律宾、印尼执教。目前,甘肃已成为西北地区外派华文教师最多的省份,已有800人的外派教师人才库。(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