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贷款难堪比登天 山西1.2亿扶贫贴息贷款无缘落地

2013-06-05 16:53:00 来源: 山西日报 
字号  

  扶贫贴息贷款作为重要的扶贫项目和惠民政策,旨在为贫困地区企业、农民发展生产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帮助他们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然而记者5月中下旬在一些贫困地区采访时发现,由于企业、农民从银行贷不到款而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导致贷款贴息资金贴不出去。据悉,2012年我省扶贫部门安排扶持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资金为1.7亿元,最后贴出去不到5000万元。

  五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去年全县共申请到457万元的扶贫贷款贴息,但一年下来只贴出去107万元。县扶贫办主任陈振隆告诉记者,贴息资金闲置的根源是,扶贫对象从金融机构贷不到款。

  贷款难也是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农民脱贫的一个顽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贫困地区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一是贷款方式不合理,银行基本上都是采用担保或抵押,贫困农民很难符合申请资格;二是部分申请到贷款的农民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导致贫困农民群体信誉下降,银行为规避风险不愿放贷。

  记者走访临县、岚县、五寨等多个贫困县发现,由于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借高利贷的现象在贫困农村十分普遍,与银行贷款一般是6%的年利率相比,民间高利贷月利息普遍超过1分,有的甚至达到了2分。

  一边是扶贫对象亟须资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一边是有限的扶贫贷款贴息变成了“闲钱”。如何让这笔“休眠”的资金“苏醒”?5月20日,省扶贫办产业站站长赵俊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是政策设计对项目贷款用途要求过严,符合条件的贷款较少,相关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二是金融机构要适当放低贷款门槛,减少审批程序,增加放贷规模;三是应积极探索项目单位与金融机构相互合作模式,比如担保模式,通过金融创新的方法打通融资渠道。(记者 赵建军)

[作者:吴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