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多地政府高息集资缓解财政压力 被指病急乱投医

2012-11-27 21:18: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字号  

  【导读】江苏、云南等多个地政府向职工高息集资,融资年息高达15%,到期就靠卖地还款。经济之声评论:地方政府不能病急乱投医。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地方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可谓想尽了办法。媒体陆续曝光的有,江苏、云南、山东等多个地方的县、乡一级政府向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借钱"融资,偿还的年利息最高达到15%。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不少地方掀起了建新城、新区的热潮,政府前期投入需要大量资金,这些钱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获得,银行贷不到钱,就面向社会融资。

  比如,今年9月,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政府向内部职工传达一项融资任务:正科级60万元,副科级20万元,普通职工5万元,上不封顶。并且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完不成任务的就要被放假,什么时候融到资什么时候上班。"贷款--城建--卖地--还贷,再进行城建",地方财政的这个怪圈及其暴露的问题,足以引起各界重视。

  对于政府高息集资这件事,不同利益群体表达的看法截然相反。有人觉得,如此高额的利息回报,年利息最高的15%,对于很多投资无门的人来说,巴不得有被融资的机会。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是人为制造了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因为不是政府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不能被享受这样的收益。而且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还是难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高息集资的做法显然是弊大于利,而且潜藏的危害非常严重。向松祚说,地方融资现在有一点病急乱投医。在去年甚至在前年,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财政的压力,一方面委托私人关系找银行以很高的利息来借钱,甚至许诺给中间人一定的回报。

  同时,他们会委托第三方融资公司替他们去发所谓的私募,向比较富裕的人去融资。当然还有向普通的员工去进行融资,这反映了经济下滑以后,有一些地方政府面临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的刚性又很难下降。这个现象只是冰山一角,他反映出某些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和财政的困境。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但是向内部职工许诺以高息,甚至像安排政治任务一样去要求他们去融资,这种做法本身面临很大的问题,甚至是涉嫌是非法。

  向松祚说,这个里面有一个问题。第一未来的高息能不能够支付?在过去我们曾经出现过一些案例,如果支付不了内部职工融资的利息,那么有可能会延期;如果他能够支付,当然也是纳税人拿了钱支付高额的利息,是不是内部职工就应该享受高息收益的嫌疑,所个这个里面,更重要的是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扰乱了我们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同时也扰乱了正常财政积蓄和财政秩序。

  还有一个方面,说明现在地方政府财政收支非常不公开、不透明,也不规范,所以地方政府必须要在财政结构方面,特别在收支结构方面透明、规范。每一项收入究竟是多少,必须要跟大家结一个非常明确的账。你这些钱到底支出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缺口,为什么你需要通过这种非规范的方式,甚至违法的方式来去进行融资。如果我们政府带头去违背金融监管利息方面的一些规定,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打击民间所谓的非法融资,所以牵扯的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很多问题。

  其实地方政府的融资也绝对不是零风险的,在16年前像江苏盐城,当时就像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借资一亿元来修建铁路,这笔集资款一直到今天还分文未还,只是在当地的媒体披露以后,当地的政府才承诺偿还这笔钱。要想根除这种个乱象, 向松祚说,必须要做到政企分开,避免要政府这只看得见手干预经济,才能够解决问题。

  但向松祚认为,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牵扯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财权和事权的划分。现在地方政府没有相应的财力支持,客观来讲他们又承担了很多的公共服务,所以未来我们整个财税体制改革里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必须要匹配。第二,就是说政企绝对要分开,有些事情就必须要通过企业的方式,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让民营资本去进行的,政府没必要去做,应该改善这种行政管理的办法,让私营企业参与到一些公共的公权,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政府不需要出面。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本身财政要做到非常透明,我们现在讲财政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且要为人民负责,所以这个里面如果说不规范、不透明的行为继续下去,其实会引发的风险非常大。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政府它的融资,它所许诺的利息很难按时的去履行承诺,不断的把这个许诺往后拖延,直到最后掩盖不住以后,地方政府的风险才会暴露出来。

  所以这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办法,从长远、短期综合来考虑,怎么去完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机制。如果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能够做到规范、透明、公正的话,那么实际上如果它缺钱,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通过正常的发债来解决资金的缺口,不仅当地的人可以买这个债,甚至其他的投资者也可以购买这个债,这样财政就可以走在一个比较可持续、规范的方式里,这才是未来地方财政真正的方向,而不是采用这种非常不规范的方式向自己内部职工去集资,这个方式是应该坚决杜绝。

[作者:贾亦夫  编辑:]

相关阅读